武则天时期文学新变探论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xiao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则天时期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被视作初唐文学走向盛唐文学高潮的过渡期。该时期内,武则天为夺取、稳固政权,采取了众多改革措施,变化的文学环境影响了士人心态,促进了不同文学题材的发展,继而形成了新的文学特点。本文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说明选题缘由、研究时段和研究现状。正文部分分为如下三章:第一章分析武则天时期的文学环境,主要从思想秩序的重建、人才选拔的变革、以文为先的更张三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打破李唐原有的门第观念、宗教政策、政权标志,建立服务于武周政权的新思想秩序,并大施高压政治,巩固政权。其次,改革人才选拔制度,广开仕进,壮大了文人队伍。再次,崇尚文艺,注重文辞,礼遇文士,营造了良好的文学发展环境。第二章探讨武氏政治变革下的文学嬗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宫廷文学进一步发展并出现由阿谀颂美向开阔境界的趣味衍化;干谒文学在广开仕进和以文为先的政策影响下蓬勃兴盛,并在昂扬向上与苦闷徘徊的干谒情感下产生了咏物干谒诗,引领了其后干谒诗文的发展;流贬文学在高压政策的统治下急剧繁荣,加快了诗歌由宫廷走向山川、风物、人情,在诗歌境界、表现形式、艺术风格等方面皆出现了新的特点。第三章论述武则天时期的文学特点。在空间地域上,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的发展特点;在创作格局上,形成了以“文章四友”、“珠英学士”为代表和以“初唐四杰”、“方外十友”为代表的朝堂内、外诗歌交融并进的发展态势;在文学精神上,形成了壮大激昂的气势表现。结语部分对全文观点进行总结。
其他文献
分析了矩形谐振腔中快回旋电子束波共振吸收微波能量的物理机理,编制了跟踪单个电子、用4阶精度龙格-库塔法求解的半自洽程序,并据此计算了微波整流器谐振腔部分的转换效率η和
贵州地处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地区,绝大部分地区为山地,地形复杂。受地理因素的限制,许多锚地趸船难以利用岸电供电,需要依靠柴油发电机供电。而柴油发电机供电不仅发电成本
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是将水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该机组工作环境复杂,运行时会受到机械、电磁、水力等多方面的耦合作用产生振动。而机组轴系作为能量转换的核心部件,其振
针对兴趣对学习的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与设计了基于学习兴趣开展学生培养的三种模式:渐进挖掘兴趣模式、基于实践应用的兴趣培养模式以及基于学生兴趣团队的引导培养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