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甲胎蛋白胃癌(AFPGC)是一种少见的胃癌类型。虽然有少量临床研究发表,但目前对AFPGC患者的特点尚没有完全认识,临床经验缺乏,治疗策略仍有争议。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AFPG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效果和预后影响因素,为AFPGC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9年7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3072名胃癌患者,排除了肝脏等其他引起AFP升高的疾病后,共有87例AFPGC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并从同期AFP正常水平的胃癌患者中采用以临床分期为特征的分层抽样法随机抽取了 88例作为对照组。本研究首先描述了 AFPG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与对照组作比较。接下来,我们将临床因素纳入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AFPG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其中,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此外,还比较了不同治疗方法对AFPGC患者的疗效,并评估AFP水平及其治疗期间变化对于AFPGC的预后价值。结果与AFP阴性胃癌患者相比,AFPGC患者的CA211(P=0.002)和CEA水平升高更常见(P=0.002),肿瘤的浸润深度也更高(P=0.018),临床分期更晚(P=0.001)。AFP阴性胃癌患者的总生存期较AFPGC更长(mOS:32.6m vs 46.1m,P=0.032)。根治性手术(HR=0.340,95%CI(0.177-0.531),P<0.001)、一线化疗(HR=0.306,95%CI(0.193-0.599),P<0.001)、临床分期(HR=3.681,95%CI(1.212-10.658),P=0.001)和远处转移(HR=2.545,95%CI(1.370-5.744),P=0.002)是 AFPG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同时,也发现了接受根治性手术的AFPGC患者有更长的生存期(10.0m vs 26.0m,P<0.001),术后AFP水平下降至正常的患者生存期更长(P<0.0001)。对于肿瘤不可切除的AFPGC患者,化疗能明显延长其生存期(mOS:14.0m vs 5m,P<0.001),化疗后AFP水平较基线下降超过50%的患者生存期更长(mOS:15.0m vs 7.0m,P=0.005)。结论AFPGC具有较强的侵袭性,现有治疗方法疗效不够满意,预后较差。根治性手术和化疗可以提高AFPGC患者的生存期,治疗后AFP水平下降是AFPGC预后良好的指标。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探讨亚组患者的最佳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