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选择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常见藻种——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及其降解菌为研究对象,运用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藻类生态毒理学以及动物毒理学等技术,开展了溶藻细菌对水华鱼腥藻的溶藻效应研究及机理分析,获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溶藻细菌的筛选及鉴定分离获得三株高效溶藻菌株:Bacillus SSAL-1、Bacillus SSAL-6和Acinetobacter SSAL-8;三株溶藻细菌均已保存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Bacillus SSAL-1保藏编号:CGMCC No.6194,Bacillus SSAL-6保藏编号:CGMCCNo.6195,Acinetobacter SSAL-8保藏编号:CGMCC No.6196;利用BankIt在线提交序列,Bacillus SSAL-1Genbank公开号为JX627584;Bacillus SSAL-6Genbank公开号为JX660686;Acinetobacter SSAL-8Genbank公开号为JX660687。2.溶藻细菌对水华鱼腥藻的溶藻效应研究通过不同浓度的溶藻细菌对水华鱼腥藻生长效应(细胞数、干重、生长速率)、光合色素(叶绿素a、藻胆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影响,建立溶藻细菌与水华鱼腥藻生长的浓度——效应关系,研究发现:1)三株溶藻细菌对水华鱼腥藻藻体生长效应、光合色素影响显著,总体上呈现出一定的浓度相关性,即溶藻细菌对水华鱼腥藻的溶藻效应随着菌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强。2)三株溶藻细菌对水华鱼腥藻的溶藻效应综合比较: BacillusSSAL-1≈Bacillus SSAL-6>Acinetobacter SSAL-8。3.溶藻细菌对水华鱼腥藻的溶藻机理初步研究Bacillus SSAL-1可以通过产生胞外活性代谢产物进行溶藻,该活性代谢产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Bacillus SSAL-6可以通过分泌胞外活性物质间接溶藻,且活性物质不具有热稳定性。AcinetobacterSSAL-8是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起到溶藻作用,并且其胞外分泌物具有热稳定性。4.溶藻细菌对水华鱼腥藻抗氧化系统影响的研究三株溶藻细菌均能显著影响水华鱼腥藻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且对三种酶的影响表现出一致性,即:三种酶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三株溶藻细菌均能显著提高水华鱼腥藻细胞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5.溶藻细菌对小鼠的毒性研究采用毒理学上最大给药量试验剂量,即5g/kg(体重)和最优溶藻效果的剂量,即8.75g/kg(体重),借助经口方式作用于小鼠时,小鼠均不出现死亡,其体重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恢复。本研究结果为高效溶藻细菌实际应用于水华鱼腥藻及藻毒素污染治理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保护人类健康、保障水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