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快教育发展,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保证寒门学子就学并安心读书,促进教育公平、公正,体现执政为民的治国理念,国家明确提出了“考入公办大学的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去学习机会”的工作要求。为此,采取了“奖、贷、助、补、减”等一系列资助措施,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这是在我国高等学校贫困家庭学生大量增加、原有资助措施无法满足所有贫困家庭学生需求的情况下,借鉴国外多数国家的做法,充分利用金融手段而采取的一项重大资助措施,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但这项政策在发展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甚至遭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如何化解这些难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发展助学贷款的基本理念、基本理论及政策特征入手,在阐述该政策在我国实施状况的基础上,探寻导致该政策发展困难的原因,并分别从所涉及的相关利益主体的角度、政策要素角度及相关环境建设角度提出完善该政策的一些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