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拮抗细菌FD6分离自福建闽侯青口青菜根围土壤,该菌株抑菌谱广,可抑制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生长,细菌悬浮液可显著抑制番茄灰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抑制率达99%,离体叶片生物测定结果显示菌株FD6对番茄灰霉病防效达59.7%。经16S rDNA序列比对和相关生理生化性状分析,将FD6菌株鉴定为荧光假单胞菌P. fluorescens。经测定菌株FD6可产生硝吡咯菌素(PRN)、2,4-二乙酰基间苯三酚(2,4-DAPG)、藤黄绿脓菌素(PLT)、嗜铁素、氢氰酸和蛋白酶等抗菌物质,不产生吩嗪-1-羧酸,其中,硝吡咯菌素可直接抑制番茄灰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菌丝的生长。双因子调控系统(two-component regulatory system)广泛存在于细菌中,包括感受激酶(Sensor kinase) GacS和反应调控因子(Response regulator) GacA。为明确gacS对细菌FD6生防功能的影响,本论文构建了gacS基因的插入突变菌株FD6-MS及其互补菌株FD6-S。通过比较野生型FD6及其突变体生物学性状,发现突变菌株丧失产硝吡咯菌素、2,4-二乙酰基间苯三酚、藤黄绿脓菌素、HCN及蛋白酶的能力,嗜铁素、生物膜的产生能力也显著下降,但对菌株生长速率影响较小,结果表明,gacS基因对于这些次生物质的产生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此外对番茄灰霉病和桃褐腐病的生物测定实验结果表明,gacS突变菌基本丧失了对这两种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病斑直径与对照组接近,互补菌恢复了防病能力,说明gacS基因是生防细菌FD6中一个重要调控元件。为了筛选影响PRN转录与表达的特异性调控因子,本研究以p-半乳糖苷酶活性为筛选指标,利用Tn5转座子可以在基因组中随机插入突变的方法,建立了FD6突变体库,并筛选到3株β-半乳糖苷酶活性显著变化的突变体,依次是prnA基因、hemK基因和ATP-binding protein内部。在P. fluorescens FD6中,prnA基因为PRN结构基因,与PRN的合成密切相关。缺失互补实验证实prnA基因对于菌株的生长速率和对病原菌的拮抗能力没有影响,β-半乳糖苷酶活性变化显示,prnA在转录水平上负调控PRN产生,可能该基因对PRN有反馈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