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其应对危险的能力,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是学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虽然高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但诸如交通事故、食品安全、人身伤害等仍会不时地发生在他们身上。增强高中生人身安全自我保护意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本研究根据现有的国内外文献,采用自编的《高中生人身安全自我保护意识问卷》,探讨了高中生人身安全自我保护意识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及相互关系。具体来说,研究一通过半结构访谈、项目分析和因素分析,编制了《高中生人身安全自我保护意识问卷》;研究二运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EMBU-C)和自编问卷,随机选取985名高中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22.0和AMOS22.0统计分析软件,使用t检验、F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本研究编制的《高中生人身安全自我保护意识问卷》包括25个题项,由安全认识、危险规避、应急反应3个维度组成,问卷信效度良好,符合测量学标准。2、高中生的人身安全自我保护意识整体处于中等的层面之上。男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显著高于女生;独生子女的自我保护意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城镇高中生的人身安全自我保护意识显著高于农村学生;总体趋势是年级越高,家庭人均年收入越高,学生的人身安全自我保护意识越强。3、高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整体上看是积极的,母亲的情感温暖和过度保护维度得分均高于父亲。男生的父母拒绝显著高于女生;城镇学生所感受到的父亲拒绝、父母情感温暖和过度保护高于农村学生;独生子女的父母情感温暖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年级越高,家庭人均年收入越高,学生的父母情感温暖得分越高。4、本研究中的父母教养方式的多个因子与人身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呈显著相关。在控制人口学变量的后,父母教养方式能够显著预测人身安全自我保护意识。最后笔者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一些教育建议:1、家庭因素是保护学生安全预防措施的重要一环,父母应当及时有效的对子女进行安全教育。2、学校应该将自我保护意识渗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3、学校和家庭实施的人身安全教育应当相辅相成,提升学生辨识危险及应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