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南矿区地下开采工程对地表径流影响的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tou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徽省庐江县是一矿产资源富集区,以铁矿为主,集中分布在庐南地区,矿产分布深度一般在-300~-1000m。庐南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157.6mm;地貌属低山丘陵区,河流水系发育;新生界松散层,多沿冲沟、溪谷发育,厚度一般小于5m;基岩风化壳发育深度,一般小于10m。矿产资源的开发,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对水资源与水环境形成了诸多影响。其中,地下开采工程建设与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大量矿坑涌水,矿坑涌水的直接充水水源是赋存于矿体围岩中的基岩裂隙水,主要补给水源是降水通过上覆“新生界松散层+基岩风化壳”的下渗;大范围、多项目、长时间的地下矿山开采活动,将“新生界松散层+基岩风化壳”中的地下径流方式,由水平径流为主逐渐改造为垂直下渗为主,这将导致冲沟、溪谷所获得的地表径流的减少。另,“新生界松散层+基岩风化壳”中潜水位下降甚至疏干,包气带变厚,导致土壤保墒能力的下降。以矿集区中的2个相邻的大型铁矿为例,根据现有的勘查等成果,建立多矿山共同作用下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利用Visual MODFLOW软件,建立相应的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经识别后,进行矿坑涌水量预测和地下水流场的动态预测;在矿山服务期内(24年),矿坑涌水量为12240-4400m3/d,对“新生界松散层+基岩风化壳”中潜水形成明显影响的范围68.90km2降雨入渗增大14.4%、地表径流减少量为186.6×104 m3/a。基于影响预测、评价,进行减缓、补救方案制订,这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对矿山环境保护、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直接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随着水轮发电机组容量的不断增大,水轮机叶片处于更为恶劣的环境中运行,这对叶片的安全十分不利。因此,提高叶片的强度,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根据水轮机叶片
针对从遥感、卫星图片转化得到的栅格DEM数据研制流域三维地形生成模块.通过三角形逼近曲面或Bezier曲面拟和方式对每一个数据点的三维坐标(X,Y,Z)在生成的地形中进行了真实
蜀水地处江西吉安境内,为赣江的一级支流。该流域西部为山丘区,东部为山区丘陵区,植被茂盛,表层土壤松散,高差大,受强降雨影响易多发暴雨山洪。蜀水流域降雨量丰富,主要集中
"数字流域"包括全流域的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而流域的遥感图象具有获取速度快,信息量大的特点.该文提出了一种OCA算法进行检测.在算法研究的第一阶段,根据数学形态学的理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