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松种质资源保育与植物景观应用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ading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作为一种古老的孑遗植物,是植物中的“活化石”,拥有珍贵的基因资源。近年来,水松野外种群的数量大幅锐减,已被中国植物红皮书列为濒危树种。针对目前在水松种质资源保育研究领域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水松在景观应用领域中实践的空白,本研究综合运用植物组织培养、分子标记技术手段和植物造景的方法,开展水松种质资源保育方法的研究,并进行水松在植物造景中具体应用方式的探索与实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水松未成熟胚培养及其组培快繁体系,开展野外回归的研究。研究发现,水松未成熟胚(8-11月份采收的样品)在1/2 DCR培养基中培养7-10 d后,可诱导发育成完整植株,获得水松无菌苗。以水松无菌苗的下胚轴作为离体培养材料,在1/2 MS附加不同浓度的6-BA和NAA 0.5 mg/L培养基上进行快速繁殖,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结果表明,在1/2 MS+6-BA 2.0 mg/L+NAA0.5 mg/L+VC 5.0 mg/L+蔗糖24.0 g/L+琼脂8.0 g/L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诱导率可达100%,每个下胚轴能够诱导的不定芽数目平均可达2.4个。取生长至3-4 cm的不定芽接种在1/2 MS+IBA 0.1 mg/L+VC 5.0 mg/L+蔗糖24.0 g/L+琼脂8.0 g/L培养基上能够有效诱导不定芽生根,生根率达20%。生根40 d后可进行移栽和炼苗,在苗圃中培育1-2月后回归野外环境,回归苗成活率达90%。(2)建立并优化水松SRAP-PCR反应体系,以此为基础对种源及后代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水松SRAP-PCR最优反应体系为:模板DNA用量100 ng,dNTPs浓度0.4 mmol/L,Mg2+浓度2.5 mmol/L,Ex Taq酶用量1.5 U,引物浓度0.5μmol/L;或模板DNA用量140 ng,dNTPs浓度0.3 mmol/L,Mg2+浓度2.0 mmol/L,Ex Taq酶用量1.5 U,引物浓度0.7μmol/L。使用筛选后的SRAP-PCR反应体系可筛选出18对条带清晰稳定、多态性效果好的引物,进而对种源及其后代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种源植株P1和P2的遗传变异系数为0.9298,种源P1、P2与子代群体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7511,子代S1-S8的平均相似系数为0.7676。由此可以看出,种源P1、P2与子代群体之间的变异程度均比两个种源样本之间的变异程度要高,且各子代之间的遗传相似性亦存在较大差异,说明通过对水松未成熟胚进行培养获得的有性后代,可有效提高水松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3)运用园林规划方法和植物造景相关理论进行水松植物群落景观设计。在综合考虑植物生态习性、空间层次、季相变化的基础上,结合植物群落种植的区域及其所营造的空间氛围和景观效果,提出水松种植设计原则和5类水松人工群落结构层次;同时依托浙江省杭州市瓶窑镇嘉泰水湿生植物现代农业园规划项目,在对整个园区总体方案规划的基础上针对水松林湿地区域进行详细的种植设计,将设计成果以图面的形式直观地呈现,为水松在园林造景和植物景观营造中的应用实践提供思路和参考。
其他文献
苯丙酸类化合物,尤其是苯丙氨酸类、苯丙酮酸类、苯丙羟酸类和苯丙烯酸类,是一类重要的化学物质,被广泛地应用于医药、化妆品和精细化学品的合成。本论文报道了一种人工设计
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程>).它相对过去的大纲有了新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目的:探讨对供应室实习护士进行入科教育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总院供应室进行实习的70名实习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对这70名实习护士均
自教育部于2011年颁布了《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后,对初中美术“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课程目标做出了更加明确的规定,使得“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更加重要。自2015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以来,各省都开始逐步实行中小学生艺术测评的试行点。而在初中生艺术测评的知识点要求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所占要点的比重较大。所以需要探讨如何在“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实现更好、更快、更高效的教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