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孤儿及其眼中的异国形象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jav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朝鲜战争,在韩国称之6·25战争;而在美国则被称为“一场被遗忘的战争”。这场战争对于朝鲜半岛人民来说,却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和体验,也是至今为止仍未停止的战争。战争给予儿童带来的影响与大人相比应该则更长久,伤害更重。本论文重点分析,韩美朝鲜战争小说中的韩国战争孤儿的形象,以及韩国战争孤儿眼中分析异国形象。异国形象,即美国形象,在小说中一方面是拯救者形象,另一方面则呈现出恶魔形象。但是他们对韩国人来说,尤其是韩国儿童和战争孤儿来说,就不仅仅是这种或那种形象问题,更给这些身心尚未成熟、是非观尚未形成的孩子们带来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揭示其不同历史文化渊源对形象塑造的影响。本文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绪论包括国内外朝鲜战争小说的研究状况,以及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为韩美朝鲜战争小说的孤儿形象。第一节韩国朝鲜战争小说中的战争孤儿形象,主要分析朝鲜战争小说中韩国战争孤儿的形象,阐释韩国人(作者)眼中的韩国战争孤儿形象,他们因战争而无家可归,四处流浪,甚至为了养家糊口而不得不干违法行为。他们是不被认同及不被关心的团体。第二节美国朝鲜战争小说中的战争孤儿形象,本节主要阐释美国眼中的韩国战争孤儿,在他们的眼中这些韩国战争孤儿是一群续杯保护的团体,但大多却依然沾染了许多恶习的东方愚昧形象。第三章为战争孤儿眼中的异国形象。第一节是韩国朝鲜战争小说中战争孤儿眼中的异国形象,本节通过韩国战后小说《肖利·金》、《孤寂的夜》、《浮浪儿》中在美军部队附近徘徊的孤儿,虽得到美军的事物物等援助,但是韩国战争孤儿眼中的美国人是即是来拯救他们的拯救者形象,也是来毁灭这些韩国战争孤儿的恶魔形象。第二节是美国朝鲜战争小说中战争孤儿眼中的异国形象。本节通过美国朝鲜战争小说《我是泥土》和《热爱死亡》中,分析孤儿眼中异国形象,在这里孤儿眼中的美国人形象是被完全神化的,以救世主姿态呈现在孤儿眼前。第四章为战争孤儿背后的社会文化语境。第一节是战争孤儿的产生。本节从历史和社会中的大量史料中,揭示这场战争造成大量的韩国儿童失去父母与亲人,变成无家可归的孤儿,以及给孤儿留下了惨痛的回忆和伤害及不健康的心理问题。第二节西优东劣的西方文化语境,阐释韩国因美国士兵的大量涌入和带来的最底层文化,美国社会最低俗的文化带到了韩国。对韩国的传统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也造成许多社会问题。第三节是朝鲜战争的社会问题,三部韩国朝鲜战争小说揭发了美军基地的腐败堕落,也描写了寄生于美军基地的流浪者孤儿的真实写照。第五章为结论。通过分析韩美作者笔下韩国孤儿形象,美国以国际警察的名义来到韩国后,给与韩国百姓尤其是孤儿的负面影响,同时这些孤儿长大后出现的社会未来几十年的社会问题。本文借鉴比较文学形象学和后殖民主义理论以及朝鲜战争的大量史料,着眼于韩美两国朝鲜战争小说中的韩国孤儿形象,探讨韩国孤儿形象自身以及其眼中的异国形象研究。论文在选材上,基本以不同时期韩美朝鲜战争小说的代表作为主。旨在通过对几部作品中的韩国战争孤儿形象分析,采用比较文学的形象学研究的方法,以文本细读为基础,密切联系文本创作时的历史、文化语境,探讨两个民族是怎样观察韩国战争孤儿的,从历史走进现实和未来,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
其他文献
中风后遗症又称偏瘫,是多种原因致脑损害后出现以偏侧肢体无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康复治疗是偏瘫恢复的重要措施,而且贯穿整个疾病的恢复过程,也是促进偏瘫患者恢复功能、
网上家长学校,是相关机构借助于现代媒介,为家庭成员提供家庭教育主题相关服务,使其获得资源与情感等方面的支持,力求全面提升家庭成员素养的组织。它是在当下时代背景下出现
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相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言还严重滞后,资金缺口和建设需求之间的矛盾是造成这种滞后的重要原因。单靠政府的
为深入分析小净距隧道围岩在不同施工顺序下的稳定性,以浙江省苍南县藻溪隧道为工程背景,运用 FLAC3D 进行模拟计算。隧道深埋侧采用预留核心土法、浅埋侧采用单侧壁导坑法开
汪曾祺是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戏曲家。在他的众多作品中,散文创作成就极为突出。汪曾祺的散文作品不仅注重内容,也极其注重语言艺术。本文从语言学的视角出发,研究汪
丹尼·博伊尔(Danny Boyle,1956年10月20—)是一位生于英国曼彻斯特的电影导演,他凭借最具英国特色的黑色喜剧《同屋三分惊》、《猜火车》而成名。2009年,他因代表作《贫民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都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民营企业获得了迅速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肌体中最具活力和生命力的一个亮点,已成为支撑
吐鲁番维吾尔族麦西热甫是吐鲁番维吾尔人民的传统民间文化集大成者,也是国家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在现代化的进程潮流中,作为传统民俗的维吾尔麦西热甫受到极大
桂馥,字未谷,又字冬卉,山东曲阜人,生于乾隆元年(1736),卒于嘉庆十年(1805),乾隆五十四年举人,乾隆五十五年进士,后为云南永平县令,著作有《说文解字义证》、《札朴》、《晚
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艺术肇始于民间文化,发展于各绿洲城邦国的宫廷及都府、官邸,经过整合发展,形成了多样性、综合性、完整性、即兴性、大众性的艺术特征,它是集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