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模型中的轻子味破坏衰变τ→μM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ish_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标准模型(SM)中轻子有三代:电子和电子中微子,μ子和μ子中微子,τ子和τ子中微子,其中中微子是无质量的。在标准模型中轻子味守恒过程是主要的过程,在考虑中微子混合时,带电轻子味破坏衰变(LFV)也会被强烈的压低。标准模型对轻子味破坏衰变分支比的预言值远低于目前的实验上限。然而,中微子振荡实验说明中微子是有质量的,也就是说轻子味破坏衰变是可以产生的。  中微子是有质量的这个现象只有超越标准模型的新物理模型才能解释。某些新物理模型预言的轻子味破坏衰变的分支比的值相对较大,接近目前的实验精度。此外,因为τ轻子是标准模型中质量最大的轻子,所以它的味破坏衰变对新物理模型非常敏感。我们可以利用与τ轻子相关的味破坏过程探测新物理模型。331模型是一类基于SU(3)C×SU(3)L×U(1)X规范群的新物理模型。其中电荷生成元可写成这个群的对角生成元的线性组合:Q=T3+βT8+X,参数β用于区分不同类别的331模型。在331模型中β的取值范围是|β|≤√3,其中β=±1/√3的模型可以避免在费米子和规范玻色子部分存在额外电荷。  本文所考虑的331模型的参数β=-1/√3,且它轻子部分由五个三重态组成。这种331模型除了含有普通规范玻色子γ、Z和W±之外,还包含新规范玻色子Z、带电和中性规范玻色子V±和X0。我们在考虑实验数据对331模型的参数的限制的基础之上,研究了τ轻子的味破坏衰变τ→μM,其中M=P和V,P和V分别代表赝标量介子(π,η或η),和矢量介子(ρ0,ω或φ)。发现331模型对轻子味破坏衰变τ→μM的贡献主要来自于新的中性规范玻色子Z,V±和X0对轻子味破坏衰变τ→μM没有贡献。本文中我们将MZ看做自由参数,并且假设它的值在1TeV~3TeV之间。我们得到的分支比Br(τ→μP)和Br(τ→μV)的值随着MZ的增加快速的减小。我们得到的数值结果表明我们所考虑的331模型对τ→μM衰变的贡献很小,以目前的实验精度很难探测到它。
其他文献
原子力显微镜(AFM)是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面检测仪器,它克服了STM不能检测绝缘材料的缺点,是纳米科技中最为有效和重要的检测加工手段,它的发明和应用极大地
作者自行研制了一套大气压放电装置,进行了多种放电实验,并使用了静电探针、发射光谱、质谱等诊断方法对放电等离子体的部分特性做了研究.对于平行平板结构下的氦气中大气压
   本论文是在国家973计划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的资助下完成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各种不同安全要求的量子保密通信体系,并讨论在多种物理体系中制备、操作各种量子纠缠
本论文通过对Mn位元素的替代来研究掺杂后对双交换作用的影响。论文研究了Mn位替代氧化物La2/3Ca1/3Mn1-xCrxO3和La0.8Ca0.2Mn1-xCrxO3的结构和磁性。通过测量La0.8Ca0.2Mn1-
本文通过对静止在颗粒物质中的探测棒进行提拉实验,得到埋入颗粒物质中的棒所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与颗粒填充高度、颗粒尺寸、棒的横截面形状的关系以及探测棒所受到滑动摩擦力
本文基于坡密子交换理论,用线性和非线性的坡密子轨迹研究了向量介子的电生反应,选取不同的质心系能量,对J/ψ、Ф电生的微分截面进行了计算,预测了能标s0和虚度Q2对微分截面
  本论文主要讲述KT5D双功能环上这套高速可见光图像诊断系统的建立及其初步试验结果。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快速可见光视频图像诊断系统的搭建和调试。这套系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