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隔震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应用的比较成熟的一种减震控制技术,国内外对基础隔震有广泛的研究,但是对影响基础隔震结构扭转的因素以及控制指标研究并不充分。特别是对影响基础隔震结构扭转的影响因素的控制研究很少。因此,研究不同因素对地震作用下结构扭转反应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将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基础隔震模型,分别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并选取某工程实例作实践分析。论文首先分析了结构扭转产生的因素,在总结基础隔震结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给出了本文基础隔震结构扭转控制的研究目标、内容和思路。然后给出了隔震扭转研究的分析模型以及数据处理方法。分析了基础隔震结构的相对扭转效应,给出不同基本周期下基础隔震扭转效应的拟合公式。采用数值实验的方法,分别对大偏心大周期比和小偏心小周期比两种实验水平下基础隔震结构的扭转进行了研究。论文最后以某实际工程为例,研究了考虑隔震层非线性条件下,基础隔震结构名义扭平周期比与隔震层偏心率对基础隔震结构扭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结构扭平周期比及隔震层偏心率对结构的扭转影响显著,两因素交互作用对结构扭转影响不显著。对扭平周期比为0.7~1.0,隔震层偏心率为0.08~0.32的结构,扭平周期比对扭转效应影响更大。对扭平周期比为0.78~0.84,隔震层偏心率为0.01~0.04的结构,偏心率对扭转效应有更大影响。研究认为,扭平周期比小于0.85的隔震结构,建议隔震层的偏心率不应大于0.03;隔震层偏心率小于0.04的结构,建议扭平周期比不应大于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