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协议特性的统计入侵检测系统研究与实现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cha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们越来越依靠信息基础设施作为国防、银行、电讯、运输、电力及其他有关国计民生的社会系统的支撑措施时,我们的社会就面临着承担入侵这些社会系统所带来的严重的灾难性后果的威胁。因此,开展网络安全特别是入侵攻击与防范技术的研究,开发急需的、高效实用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对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网络信息建设与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入侵检测技术能够捕获闯入信息系统的入侵行为,这种技术是加强信息系统安全的一种重要手段。现存的入侵检测技术可分为两大类:特征识别与异常检测两种技术。   由于TCP/IP在网络互联方面的健壮性,使它在互联网中广泛流行。但是同是因为在设计之初仅考虑它的易用性,对它的安全设计考虑的不是很充分,TCP/IP在使用过程中暴露了它越来越多的漏洞与缺陷。这些漏洞与缺陷对网络上的入侵者来说,这是留给他们一试身手的天然后门,因此使用TCP/IP协议联入Internet的信息系统不可避免的由于这些漏洞而时时承受被攻击的威胁。   统计技术是入侵检测系统中现今最为成熟和常用的技术,它的一个突出优点是它具有精确描述和处理牵涉于系统活动中的偏差与噪音的能力。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协议特性的统计入侵检测模型,在该模型中用统计技术实现了两种不同的入侵检测方法。针对网络协议通信的特性,从网络协议包中提取各种协议标志,构建向量P={f1,f1,….,fp},这里fi(i=1,2,……,p)表示协议标志的统计频数,在此基础上设计特征检测与异常检测。实现特征检测使用了统计技术中x2检验的一种变体形式r×s列联表的Pearsonx2检验技术;在实现异常检测时则用的是费歇(Fisher)判别法。   网络数据流中数据传输使用最多的协议是IP与TCP协议,本文重点以IP与TCP协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IP与TCP在传输数据时所留下的安全隐患。针对常见的入侵方式,选取IP协议包的分片标志(Fragmentflag);对于TCP协议包,则选取TCP连接初始标志Syn、TCP连接断开标志Fin与TCP连接重置标志Reset。在模型系统实现上向量P的组织形式为P={f1,f2,f3,f4},其中f1、f2、f3与f4分别表示Fragment、Fin、Syn与Reset在向量P中的频数。用Z=Σfi来记数标志频数之和,Z为可调参数,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当从网络上获取的标志频数达到上限Z时则记P为一检测模式。   现今商用或研究中的入侵检测系统用统计技术来做入侵检测时基本上都是用来做异常检测。本文提出在基于网络特性基础上用统计技术实现特征检测与异常检测简化了入侵检测系统实现的复杂性。   本文最后系统的介绍了入侵检测模型系统的详细设计过程,对各个功能模块作了详细的叙述。   入侵检测的主要目的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检测出尽可能多的入侵行为,为整个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者提交正确的决策依据。从试验结果来看,本文提出的入侵检测系统有较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目前,在人工智能领域,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采用本体论作为研究工具。本体论原属于哲学研究的范畴,指的是一个精确的概念化规范,涉及领域概念以及概念间的关系,其最重要的两个特点
未知环境下移动机器人的导航控制涉及大量的图像数据处理。为保证导航控制系统的有效性与实时性,需要使用分布式计算系统对图像进行并行处理。 任务调度是分布式计算系统
本文着眼于XML查询优化与处理,提出了一种新的XML查询处理方法:混合模式XML查询处理。 首先,给出了涉及XML查询处理的基本知识:查询XML文档的几种方法、XML数据模型和代数操作
  本文在分析当前电信企业运营支撑系统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一代电信运营系统设计的思路,同时参照电信运营的标准化工具eTOM模型,制定了新型电信运营支撑系统框架,并给出了基
航空公司的生产计划编制是一项非常艰巨而重要的工作,其实质在于通过周密的组织和精心的计划,实现各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生产计划编制的质量和效率将直接影响到航空公司生产运
短消息增值业务系统在通信产业中正在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论文以基于短消息的增值业务技术为背景,将分布式对象模型、多进程集中式业务控制机制、多层次软构件体系结构相结
入侵检测是对传统网络安全防御机制的一种补充,由于提高了网络与系统安全的主动保护能力,目前已成为网络安全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但是传统的入侵检测系统存在着自适应
本文首先针对基于点物体的空间主方向推理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深化讨论对象把基于点物体的主方向关系推理引深为基于物体的MBR近似情况下的主方向关系推理的问题。结合著名
在道路网上精确计算点对点最短路径是图论算法的众多实际应用之一。经典的Dijkstra算法及其变种双向Dijkstra搜索算法在大规模道路网上过于缓慢,早已力不从心。有幸的是在过
本文首先从FMIS的产生背景出发,提出了软件柔性和FMIS的概念,对FMIS的柔性特性、FMIS柔性的层次、FMIS柔性的表现形式、柔性软件的适应范围等进行深入探讨,对FMIS开发中的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