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试图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学业拖延现象的心理机制及干预方法进行探讨,并对元认知干预技术能否有效干预大学生学业拖延这一问题进行科学的探究,为大学生学业拖延的研究和临床干预提供相应的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小样本多基线实验设计,运用辽宁师范大学金洪源教授研发的元认知干预技术对8名有学业拖延问题的大学生来访者进行临床干预,以学业拖延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的干预前后结果对比作为干预是否有效的标准,以学习过程中的主观满意度或典型情境情绪体验强度作为不同被试相同问题以及单一被试不同问题的小样本多基线实验设计的指标。结果:经过系统的临床技术干预,来访者的学业拖延量表总分明显下降,症状自评量表所有因子分及总分都降至划界标准以下。多基线图表明来访者A、B、C、D在学习过程中主观满意度有显著的提升,来访者E、F、G、H对典型情境的情绪体验强度有所下降,且在干预结束后的1个月、2个月及6个月的3次回访中均无复发现象。结论:大学生学业拖延现象的心理机制是消极的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的恶性循环。运用元认知干预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来访者的消极情绪,从而高效的解决大学生学业拖延问题,帮助大学生来访者提高学习效率。回访结果表明,在干预结束后,来访者能够主动运用元认知智慧分析解决问题,没有复发迹象。即运用元认知干预技术干预大学生学业拖延问题是有效的且不易复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