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S120石排至桥头段四个交叉口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为研究对象,依据对该路段路面破损状况和路面结构承载能力的调查与评价,分析了出现各种路面破损现象的主要原因,针对不同破损状况提出了处治措施。本文用ABAQUS有限元程序重点分析结构层计算参数和不同轴载对加铺路面层结构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沥青加铺层最佳厚度为18cm,与美国AASHTO、有效厚度法等经验加铺层厚度设计方法计算得到的加铺层厚度非常接近,且不同厚度的沥青加铺层最大剪应力的发生位置均为加铺层中面层,因此提高沥青加铺层中面层材料的模量能使最大剪应力值大幅减小,达到抗车辙的效果;载货汽车的超载对于路面结构的受力影响是深远的,因此必须对超载进行受力分析。这些都为以后类似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东莞夏季气温高且持续时间长,常年雨水多,同时道路交叉口区域渠化交通严重,车辆起动、刹车频繁,车速缓慢都将使得交叉口区域沥青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车辙病害,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性能。本文在系统分析了沥青路面的车辙形成机理,影响因素等问题的基础上,从集料级配和抗车辙剂两个方面出发,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首先,在分析各种级配类型优缺点的基础上,运用级配理论设计了五种规范推荐范围内的级配曲线,然后分别对五种级配曲线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从中选出最优抗高温性能的级配曲线。其次,为了全面了解抗车辙剂对沥青混合料的影响,选用PR、路孚8000和国产RK300三种抗车辙剂进行路用性能试验研究,并与普通沥青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三种抗车辙剂均对提高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有显著效果;结合经济性分析认为,RK300抗车辙剂性价比最优。为切合东莞市高温天气,本文还进行了70℃车辙试验,结果显示抗车辙剂对于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高温性能是非常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