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循环经济法制保障完善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q789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大量生产——大量废弃——大量污染”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导致资源浪费、生态恶化,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自1992年世界各国就可持续发展达成共识以来,诸多发达国家与地区以及某些发展中国家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最终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作为一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是解决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最佳途径,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客观要求。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并不是不可解决的,要从根本上解决它,就要实现发展方式从传统经济到循环经济的转变。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和制度作为保障,由于历史与传统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等原因我国现有循环经济法制很难适应循环经济的发展,起不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尚未建立,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建立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只有从立法、执法、司法三个方面完善循环经济法制才能更好的为循环经济提供法制保障,真正实现为循环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循环经济法制保障的完善要置身于依法治国大环境中,既要立足于我国现实,又要吸收国外有益的经验,合理设计循环经济法制保障,实现我国循环经济的蓬勃发展。
其他文献
我国农村地区人口众多,农村地区人口对生态资源的消耗占生态资源总量的很大部分,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影响我国的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城郊农村地区不同于普通农村地区,受城市的影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稳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在脱贫扶贫方面也取得不俗成就,30多年来共有超过7亿人口实现脱贫致富。然而,我国
幼儿大班是走向小学的重要阶段,教师应该向幼儿灌输注重阅读的思想,把培养大班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幼小衔接工作中的重点。亲子阅读是培养幼儿阅读的最佳途径,亲子阅读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