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胶—凝胶法制备的透明导电氧化物(TCO)薄膜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pengzhangchine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适量掺杂的SnO2基、ZnO基透明导电薄膜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能在太阳能电池、液晶显示器等多种电器设备中用作透明导电电极。课题研究主要探索了Sol-Gel法制备SnO2、ZnO基透明导电薄膜中Sb3+、F-、Al3+的掺杂方式和掺杂比对薄膜导电率和透光率的影响。本文采用具有无害对离子的SnC2O4为原料,从中性溶胶中制备出了Sb3+、F-掺杂的SnO2低表面电阻薄膜;讨论了SnC2O4在羧酸-碱试剂中的溶解络合机理和掺杂对表面电阻的影响规律;研究了pH值对SnC2O4在羧酸-碱试剂体系中溶解络合的影响;溶胶浓度、Sb3+、F-掺杂浓度、膜厚、热处理温度对SnO2基薄膜的表面形貌、透光率和表面电阻的影响;以醋酸锌为前驱体制备了ZnO:Al:F薄膜;研究了AlF3掺杂浓度、膜厚、热处理气氛对ZnO:Al:F薄膜的表面形貌、透光率和表面电阻的影响。采用IR、Raman、FESEM、XRD、XPS、FETEM、UV-VIS、四探针测试仪表征了溶胶的形成以及薄膜的相组成、结晶形貌、透光率和表面电阻。提出了碱试剂在SnC2O4溶胶工艺中具有破坏SnC2O4结构和激活络合剂的双重作用;三氟乙酸(TFA)络合Sn2+提高F元素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AlF3双掺杂提高ZnO薄膜的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以提高电学性能。结果表明:SnC2O4在羧酸-碱试剂体系中溶解络合具有普遍性,羧酸起络合作用,碱试剂具有破坏SnC2O4结构和促进羧酸电离的双重作用,pH值显著影响SnC2O4的溶解性,6.47.0为合适的pH值范围。本工艺条件制备的薄膜均由10nm以下SnO2纳米颗粒组成。450°C~500°C热处理,膜厚为750nm的6at%Sb掺杂SnO2薄膜具有最低的表面电阻30Ω/□,透光率>80%,过高的Sb掺杂会形成Sb2O4而提高表面电阻。450°C热处理,30at%三氟乙酸(TFA)掺杂,膜厚为1000nm的SnO2薄膜最低表面电阻为130Ω/□,透光率>80%。三氟乙酸(TFA)与Sn2+键合稳定存在于络合结构中,热处理时挥发过程温和,减小了成膜工艺中的应力,能够在高掺杂浓度下制备厚膜试样。H2气氛热处理降低了ZnO:Al:F薄膜表面电阻,1at% AlF3掺杂0.6M的Zn溶胶制备的薄膜在空气气氛下晶粒取向生长,电阻率很高,氢气中300°C以上处理的薄膜表面电阻降低到25Ω/□。薄膜表面呈致密结构,晶粒大小均匀。
其他文献
伴随轨道机动应用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以仿真研究伴随卫星轨道部署及机动策略为目的,通过对伴随前的机动进入伴随轨道仿真、伴随过程中受摄动因素
由于具有小尺寸、大比表面积等特性,纳米粒子拥有特殊的光学、磁学、电学及催化等性质,因此受到人们越来越密切的关注。目前,人们利用多种方法制备了具有不同尺寸和形貌的纳
<正>张旭东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了一种"长时段的共和国历史分期论":"事实上,理解改革开放以后三十年和前三十年的关系,必然要借助第一个三十年(1919—1949)的中介,必然要
<正>2012年6月11日《文汇报》头版刊登记者杨逸琪的文章,在回答中国学界为何缺少"趋势学家"时,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名誉院长刘吉认为"这很大程度上同中国学者和舆论跟着西方学界
公共服务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核心所在,基本和均等化是其延伸,要清晰的理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就必须要对公共服务和基本公共服务等概念进行分析。
国家税务总局在前期推进"放管服"改革初显成效的基础上,深入基层一线开展税情大调研,察实情、找不足、办实事。针对调研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于2017年9月研究出台了《
本文着重介绍国外二语习得研究的最新动态,并总结最近二语习得的发展特点,并探寻与确定研究方向。
采用有机硅中间体与γ-[(2,3)-环氧丙氧]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共缩聚,对不同的催化体系进行了比较,确定了较为适合的催化剂,制得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666.9,黏度为58.6Pa.s,环
<正>近年来"重返八十年代"的怀旧潮流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对于"八十年代"认识的整合与解构的双重图景,一方面是各个集团、群体对八十年代文化地图的重新描绘,另一方面却是这场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