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系统的目标决定了系统的组织,而组织是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在项目管理中,组织管理是核心,加强项目组织建设与管理有利于提高项目的完成能力,实现项目目标。近年来,随着BOT融资模式在工程领域的逐步运用,以BOT模式为代表的广义PPP公私合作模式成为时下的研究热点,但已有的研究中针对“BOT+EPC”复合模式的研究尚不全面,尤其是针对其项目组织的研究还十分缺乏。论文基于这样的背景,展开对“BOT+EPC”模式下项目组织特征及其对项目绩效的影响研究,以期在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加强“BOT+EPC”项目组织建设与管理,提升项目绩效,进一步推广“BOT+EPC”模式的运用。论文首先在梳理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项目组织理论为指导,构建了涵盖组织关系、组织能力、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及组织环境的“BOT+EPC”项目组织关键架构,定性分析了“BOT+EPC”项目组织的特征;为使研究更全面,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BOT+EPC”项目组织特征作了量化研究,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定性的组织特征分析结论。其次,基于绩效相关理论及文献研究,确定了包括过程绩效、质量绩效、创新与学习绩效、利益相关者绩效4个“BOT+EPC”项目绩效测量维度;结合“BOT+EPC”项目组织特征分析成果,构建了“BOT+EPC”项目组织特征对项目绩效的影响模型,并提出了20个相关研究假设。最后基于构建的理论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BOT+EPC”项目组织特征对项目绩效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除组织结构→质量绩效、组织能力→创新与学习绩效、组织结构→创新与学习绩效、组织环境→利益相关者绩效这4个假设路径没有通过检验外,其余16个假设路径均得到了证实,即“BOT+EPC”项目组织的大多数特征对项目绩效都有直接、积极的影响。此外,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明确了“BOT+EPC”模式下其项目组织的突出特征包括项目组织的成员身份多位一体、“业主+总承包”双核业主结构、业主合同关系简单、组织设计创新、组织结构扁平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