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铜资源中长期需求预测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h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深入分析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社会状况、铜矿资源分布情况,深刻把握全球铜资源供需格局及历史演变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对矿产资源需求预测的“S”形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两种方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未来20年铜资源需求,按需求总量、典型国家和不同区域三个层面进行分析预测。根据“S”形模型预测结果显示,未来至2025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铜资源需求总量持续增长,且在2025年前后达到峰值,总量达到2180万吨。但由于2025年中国铜资源需求到达峰值并开始下降,导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整体铜需求量小幅度下降,随后由于印度、土耳其等国家铜需求快速增长,“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铜需求总量再次上升。不同区域预测结果显示南亚和东南亚为铜资源未来需求潜力较大的区域。研究结论为中国铜工业发展和资源型企业立足国内,面向全球,开展境外投资和资源配置,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供科学支撑。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表明,中国铜资源需求将在2035年达到峰值,约为1829万吨,之后需求量趋于平缓;印度1970年至2040年铜资源需求持续快速增长,2040年铜资源需求量到达314万吨;俄罗斯和土耳其等国未来20年铜需求也将持续增长。但峰值总量低于“S”形模型预测结果,预期达到峰值时间也滞后于“S”形模型预测时间期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大多数国家正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以中国为代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全球铜资源需求中心。“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铜资源储量不足全球总储量的1/5,资源分布极其不均衡,铜资源主要生产供给国家和需求国家相分离,未来需求呈差序格局演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区域铜资源潜力巨大,“合作开发、互利共赢”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区域内资源供需格局演化发展的主要方向。中国政府提出并推行的“一带一路”倡议,契合了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实现国际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
其他文献
骨折后延迟愈合及骨不连的发生率高达5%~10%,目前手术是治疗骨不连的"黄金标准",主要包括清理骨折断端、再通髓腔、自体骨移植及更换固定方式,但骨不连的手术治疗存在创伤大
研究背景:肺纤维化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病理改变,是多种原因不明的间质性肺疾病的共同结局,往往导致肺功能障碍及呼吸衰竭,近年来它的发生更有增多趋势。由于其机制不清,至今仍缺
湿法磷酸工艺虽已十分成熟,但仍一直面临着下游产品中杂质多,净化率低的难题。氟就是其中主要杂质之一,本文主要研究了湿法磷酸中氟的分离净化问题。本文以贵州瓮安磷矿为原料,对磷矿浸出液中的氟离子进行分离研究。采用一种新型液液分离的方法------泡膜分离法,首先研究了从磷矿浸出液分离出氟离子以及从有机负载相中反萃出氟离子,接着又深入地从反应机理和动力学方向对这一分离体系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不但对湿法
2011年华为正式开启了由传统通信设备商转型为跨运营商业务、消费者业务以及企业业务等多领域的“大华为”的变革征程。作为转型的第一年,2011年华为在消费者业务、企业业务
【正】 (一)公众利益的维护机构 “100个人就会有101条心”这么句中国俗话,体现的其实就类似于亚当·斯密作为研究一切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出发点的“经济人”概念。 但是
目的:探讨不同固定方式手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胫腓骨骨折根据不同方法分为三组,A组46例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B组42例采用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C组采用
<正> 据不完全统计,《金匮要略》中关于寒性腹痛的论述约有13条,多见于腹满寒疝宿食病篇及妇人病篇。本文拟对《金匮要略》所论寒性腹痛进行归纳和探析,以供同道临证时参考。
我国作为世界上行政成本较高的国家,如何有效控制政府成本,进行公共绩效考评已经提上议事日程。《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要进一步转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胃镜检查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行胃镜检查的67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3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
黛湖位于缙云山与北温泉之间的幽谷中,面积约30亩,湖中淡水微藻资源丰富,被美誉为“重庆地区淡水微藻基因库”,主要是以硅藻和绿藻居多。由于微藻个体小、营养丰富、生长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