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地区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模式选择——以鄞州农村合作银行改制为例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elf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影响重大,在四大国有银行收缩县以下网点、邮政储蓄银行只存不贷、政策性银行扶持力度有限的情况下,农村信用社成为了农村金融机构的主力军。从50年代初创办至今,农村信用社一直承担着服务“三农”的功能,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农信社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从而限制了其对“三农”的支持力度,虽然由国家主导的多次以合作制规范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三农”的资金支持,但是其中也不乏失误。   2003年国务院出台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预示着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拉开了序幕,国务院将此次信用社的改革目标定为明晰产权和服务“三农”,并确立了“因地制宜”的原则。2003年4月,浙江宁波的鄞州农村合作银行成立,之后这种以股份合作制为产权基础的农村合作银行被政府予以肯定,并在全国范围内加以推广。为了深入分析这种农村合作银行模式的运行机制,并验证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是否能够化解扶持“三农”与追求利润最大化之间的矛盾,本文拟以鄞州农村合作银行为案例,分析其改制的动因、模式的确立、改革的绩效,期望能够对我国其他地区的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证支持。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信用社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和信用社执行支农功能的角度来梳理信用社存在的问题,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做出分析。   第二部分通过政府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博弈分析,揭示农村合作银行出现的制度性原因。农村合作银行的出现,并非是某一单一主体的决策,而是各利益相关主体博弈的结果。   第三部分以宁波鄞州农信社为个案,通过外部宏观背景和内部微观经营两个层面分析鄞州农信社改革的动因。并通过与常熟的对比,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来剖析鄞州农信社的改革模式选择。   第四部分是从覆盖面和补贴依赖指数两个指标对鄞州农信社改革的绩效进行系统的评价。
其他文献
选取与公益类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密切相关的典型指标,建立量化比较的考评指标体系,并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院属各单位科技创新考评为案例验证其科学合理性,期望能够给科技创新评
我国经济保持长期的快速增长,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至今,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短缺状态终告结束,取而代之的是产品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的状态。从我国近些年的发展情况看,居
学位
目的:研究抗M型磷脂酶A2受体抗体在膜性肾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明确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检测在膜性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肾活检证实的膜性肾病患者60例,包括特发性膜
当前,我国精品投行已实现精品投行1.0、精品投行2.0、精品投行3.0等多个版本的迭代。理论方面,我国当前关于精品投行的相关数据较少、关于精品投行的理论研究接近空白,也鲜有将激励与约束机制与精品投行加以结合的研究。研究意义方面,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精品投行的相关理论研究的单薄,同时也从精品投行的视角丰富金融机构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理论体系,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行业发
采用我国34家科技型企业2014-2018年面板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研究知识获取、R&D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所有权性质和内部治理结构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分析结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企业经营管理所面临的市场形势复杂多变,如何采取有效方法与策略,切实优化企业财务内控管理总体成效,备受业内关注.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财务内
报业自办发行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时期以报纸为导向的发行手段转变为市场经济时期以订户为导向的发行营销手段,这种观念和策略的转变,使得报业发行真正地进入了市场化运作的轨道。从《南方都市报》为标志开始,到《新快报》、《信息时报》相继出现,新兴报纸发行使“有效发行”理念深入人心。所谓新兴报纸,即以根据市场形势确立自我价值核心,内容专一为某种或某几种分类领域,采用窄幅排版,通过有效发行打破传统报业发行市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