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伟大进程,生态建筑设计是建筑界应对生态环境危机和能源危机做出的积极回应。人、建筑和自然三者和谐统一发展的生态设计,正是当今时代逐渐转向寻求的新方向。生态建筑设计在我国尚处在发展阶段,当前我国生态建筑的研究缺乏广泛的应用实践。然而,客家民居是一种生态化的民居群落,对客家围屋生态手法的解读符合能源危机的时代背景及生态建筑的发展前景,这也使得本次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首先通过现场调研、现象背景等研究方法进行相关研究。总结我国南方传统民居客家闽西土楼、云南一颗印及干栏式建筑的生态格局。结合国内外相关实践和理论进行梳理,总结深圳龙岗城堡式围楼的客家文化及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对现状调研,基于生态视角,对深圳大万世居的生态手法进行详尽解读。通过对物质空间环境的调研分析及对物理环境的实地测量与模拟,总结出物质空间环境及物理环境两方面运用的生态手法。 大万世居是具有原生态格局的民居建筑,有舒适的热环境及景观环境。其物质空间表现为:整体布局适宜当地气候条件及地理环境;有完备的排水系统;水资源的高效利用;采用原生态的建造材料;有生态的植被景观,利于微气候调节。物理环境表现为:大万世居总体具有较好的通风环境。其中主要的通风设计手法有:利用地势与微环境通风、巷道引导气流通风、设计通风口通风、天井通风、窗口对流通风等等。然而,通过巧妙的隔热设计,大万世居拥有宜居的热环境。其主要的设计手法有通过整体布局形成自遮阳、设置过渡空间、通过遮阳构造等阻挡热辐射传导及减少热交换。 然而,传统民居的生态设计手法并不再完全适应当今的时代背景。针对现代建筑特性提出优化设计方案:在对户型合理调整后,一是利用景观植物对微气候调节设计;二是窗口对流通风与天井拔风设计;三是遮阳隔热与过渡空间设计,最后形成景观与风热环境得到良好改善的优化设计。 优化方案与原方案通过模拟对比,分析得出,优化设计使得住宅室内风、热环境、景观环境都有了明显的改善。这种利用传统住宅中凝练生态设计手法,针对当今住宅的实际问题,提出优化设计方法。最后利用模拟分析进行对比研究的设计手法,在当今的设计领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推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