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回顾与现实思考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sdom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40年鸦片战争至20世纪末,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法律文化也随之冲击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这一阶段,清末预备立宪和清末修律成为了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开端,开启了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1911年辛亥革命后的民国时代对法制现代化进行了初步探索。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新型法制得以创建,为中国的法制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78年改革开放后,在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下,中国法制现代化得以重新起步,并在此后得到了全面发展。在回顾历史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中国法制现代化有诸多的动因,其中主要的动因有:政治动因、经济动因和法文化动因。其中,政治制度的变革和政治民主化的推进对中国法制现代化起着最直接的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变革起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西方法律文化对中国法制现代化起着初始性的推动作用,而中国传统法文化对中国法制现代化起着启动与阻滞的双重作用。在中国法制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显现出了几个维度的基本趋向:从法制现代化最初的动力来源为尺度,呈现出外发型到内发型发展的趋势;以法制现代化过程中的推动力量为尺度,呈现出从政府推进到社会演进发展的趋势;以法律在社会中的地位为尺度,呈现出从人治到法治发展的趋势;以“权利和义务,何者为重心”为标尺,呈现出从义务本位到权利本位发展的趋势;最后,以法制现代化的形式标准为尺度,呈现出从反形式化到法律形式化发展的趋势。当前,在推进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国家现代化程度不理想、传统国家政治体系的不足、现代法制理念的缺失和法律运行存在问题。对此,我们必须从提高国家现代化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和规范法律运行机制等方式来推进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
其他文献
企业购并动机和购并行为研究梁国勇(上海财经大学)企业购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他企业的产权,并以控制其他企业为目的的经济行为。购并不一定导致目标企业独
近两年内,“大数据”一词被越来越频繁的提及,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社会管理组织、商业管理和人类思维的方式等各个方面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和改变。伴随着运算速度增加,储存
消费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主题,它贯穿于人生命活动的始终。在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西方消费主义思想不断涌入,带来了人们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重大变革。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事
电教课堂管理已不再局限于管理的对象只是学生,更不能局限于仅仅是课上或课内的管理。“信息时代”的课堂已不再是一方教室亦或是一张课桌,广泛意义的“教学管理”已经随着教
论述了中日两语言称呼词的使用异同。分析了中日两国在人际交往中,交际双方根据身份、地位、角色以及说话者和听话者的亲疏关系选择不同的称呼词,来反映自身的教养,对对方尊
近年来,舞蹈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而其中叙事舞蹈这一形式越发受到人们关注。本文在叙事学与舞蹈学有机结合的理论基础上,将叙事舞蹈作品中的叙事话语作为研究对象,从多角度对其概
在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经济危机导致世界各国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背景下,第三次工业革命应运而生。但学界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内涵尚未达成共识。基于
精神病人强制医疗是一种对缺乏辨认和控制能力而拒绝治疗的精神病人采取强制手段迫使其接受治疗的一系列医学措施总称,其的价值目标是社会防卫与保障精神病人权利并重。但长期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电子商务成为人们购物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电子商务情景中,商品的查找、商品的浏览、执行购买、售后服务等流程环节都是用户体验包
在企业各方面执行效率欠缺的情况下,结合精细化管理的最终目的以及当下精细化管理不善的原因与执行效率的直接或间接联系,分析如何才能提高企业在企业文化,管理、执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