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调和玉米油对肉仔鸡抗氧化应激、脂质代谢酶及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120只1日龄雌性科宝500肉仔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鸡。根据日粮中添加油脂的不同分为四个组:试验一组(5%玉米油)、试验二组(2.5%玉米油+2.5%猪油)、试验三组(2.5%玉米油+2.5%亚麻油)、试验四组(3.75%玉米油+1.25%亚麻油)。养至42日龄时进行屠宰,并做相关试验研究,其结果如下:试验1研究了调和玉米油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屠宰性状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1)除1-21日龄时试验四组的料肉比显著低于试验一组(P<0.05)外,22-42日龄和1-42日龄各组间的饲料消耗量、体增重和料肉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2)试验二组的胸肌重、腿肌重和胸肌指数均最低,其中胸肌重显著低于其他三个试验组、腿肌重显著低于试验三组、胸肌指数显著低于试验四组(P<0.05)。但试验二组的腹脂重和腹脂率最高,其中腹脂重显著高于试验一组和试验四组、腹脂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3)试验二组血清中总蛋白水平显著低于试验三组(P<0.05),而尿酸显著高于试验四组(P<0.05)。此外试验二组血清中葡萄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均最高,其中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试验三组和试验四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调和玉米油对肉仔鸡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但用亚麻油调和玉米油可降低42日龄肉仔鸡血脂、血糖,减少腹脂重和腹脂率,增加腿肌和胸肌重,改善屠宰性状,而用猪油调和时则相反。试验2研究了调和玉米油对42日龄肉仔鸡心脏抗氧化应激和肝脏脂质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试验二组心脏中丙二醛和羟自由基含量及GSH-Px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各组间的SOD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2)试验二组肝脏中的Na+,K+-ATP、Mg2+-ATP和Ca2+-ATP酶活性均最低,其中Na+,K+-ATP酶活性显著低于试验三组(P<0.05), Ca2+-ATP酶活性显著低于试验三组和试验四组(P<0.05),各组间Mg2+-ATP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3)试验一组肝脏的乳酸脱氢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三个试验组(P<0.05),试验一组和二组的脂蛋白酯酶活性显著高于试验四组(P<0.05)。各组间的胆碱酯酶和肝酯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用猪油调和玉米油可显著降低ATP酶活性,提高羟自由基和丙二醛含量及脂蛋白酯酶活性,而用亚麻油调和时可改善这一现象。试验3研究了调和玉米油对42日龄肉仔鸡法氏囊中免疫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二组法氏囊中CD3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试验四组CD4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试验四组法氏囊中TLR3mRNA的表达量最高,并显著高于试验一组(P<0.05);各组间IFN-α的mRNA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调和玉米油可显著影响42日龄肉仔鸡法氏囊中免疫基因的表达量,其中试验二组显著上调CD3mRNA的表达量,试验四组显著上调CD4mRNA和TLR3mRNA的表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