呋喃酮类香料合成及Maillard反应中间体与半胱氨酸模型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eng_h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研究了3-羟基-4-甲基-5-乙基-2(5H)-呋喃酮的两种不同合成路线;探讨了4-羟基-5-甲基-3(2H)-呋喃酮、4-羟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和2-乙基-4-羟基-5-甲基-3(2H)-呋喃酮三个呋喃酮类化合物通用的合成方法。研究了Maillard反应中间体(糠醛、乙二醛、丙酮醛)与半胱氨酸组成的模型体系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形成挥发性产物的情况。论文的第一部分以两种不同方法合成了3-羟基-4-甲基-5-乙基-2(5H)-呋喃酮。路线Ⅰ以草酸二乙酯为原料,通过格氏反
其他文献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全国公众进行科学素养的调查,本论文选取上海农村的典型代表――南汇区进行科学传播研究的调查,主要涉及南汇区农村的科学传播人才和科学传播方式的现状,发现报纸、电视、互联网、科普图书、广播和科普活动等传播方式是南汇区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传播渠道,然后针对各传播方式进行了特点、优缺点及其传播效果的分析研究,对科学传播中的最佳科学传播效果做了界定,最后在分析南汇科学传播现状的基础上
学位
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时代,科学作为一种知识、一种方法、一种精神,对于个人发展以及人类社会进步的意义和价值都是不可估量的。科学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不再是个别科学家所关注的事情,它涉及到全体公民人才和科技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受到广泛的关注,因为它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竞争力、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是一项迫切的任务。城镇劳动人口
学位
高新科技项目管理是对以项目形式进行的科学研究活动的全过程管理,是一种典型的高层次知识管理活动。因而,将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应用到高新科技项目管理中,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随着知识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知识管理的思想和方法不断渗透到高新科技项目管理领域中。然而,知识管理在其应用过程中,存在着若干问题,使得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的实现,受到了阻碍。为提高知识管理在高新科技项目管理中发挥的
学位
产学研结合对促进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加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受到世界各国广泛重视。在实践中,我国产学研结合虽然不乏成功经验,效果也较好,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形成相当规模且成功率较高的合作模式,产学研结合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产学研结合层次较低、投入资金缺乏、动力不足、利益分配机制缺乏、校企联合基础薄弱、产学研结合机制不完善、产学研结合理论研究滞后以及科技创新方向与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不
学位
在世界经济从工业化向知识化、信息化过渡的时代,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基本推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核心力,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世界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对科技的投入,将科学技术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地部署新的科学发展战略,适时调整科技政策,加快建设和完善各自的国家创新体系。近几年,我国政府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将科技作
学位
本论文选育出一株利用蜜二糖能力高的面包酵母菌株(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并对酵母菌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对实验室保藏的8株葡萄汁酵母(Saccharomyces uvarum)进行比较,经杜氏管试验、比生长速率、生物量、面团发酵力和蜜二糖利用等试验后,筛选得到了一株能高效利用蜜二糖的葡萄汁酵母M3,作为杂交试验的亲本菌株。对能利用蜜二糖的葡萄汁酵母M-
学位
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RA)油脂的营养与保健功能已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所证实。如何更好的利用ARA油脂成为人们正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ARA油脂性质很不稳定且水不溶,因此很难均匀地添加到食品、药品的水溶性产品中去,限制了其应用和推广。本论文以制备稳定性好的微胶囊化10%ARA粉剂为目标,对壁材选择、喷干工艺、产品稳定性,应用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胶囊化的壁材特
学位
本文对液态发酵法黑曲霉产果胶酶不同组分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聚半乳糖醛酸酶(PG)的最适产酶培养基(g/L)为:麸皮40,鲜苹果渣20,(NH4)2SO420,NaCl 1,MgSO4·7H2O6,KH2PO41。最适培养条件为:初始pH 3.5,培养基装液量50mL(250mL摇瓶),接种量3%,30℃,120rpm,发酵时间60h。所产PG的酶活可达1505.8U/mL。果胶酯酶(P
学位
为了获得生淀粉糖化酶活力高、性质稳定的优良菌株,本课题首先从菌株的选育着手,用响应面法优化了菌株的发酵培养基,然后对菌株的产酶特性以及马铃薯生淀粉糖化酶菌株的应用分别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60个样品的筛选,共筛选出对马铃薯生淀粉水解作用的菌株30株(工业菌株20株,野生菌株10株)。经过复筛,获得生淀粉糖化酶酶活最高的菌株1株,酶活约为30U/mL。选定该菌株为出发菌株并命名为
学位
本文以刘正初等人选育的草本纤维提取专用高效菌株欧文氏杆菌(ErwiniaCarotovora)CXJZ95-198、基因工程菌株JM109-M为研究对象,通过改良发酵条件试验,采用水解圈比较法、DNS酶活测定法对其甘露聚糖酶的酶活进行了系统分析;同时,采用膜分离技术(超滤)获得纯化甘露聚糖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获得如下结果:1、基因工程菌株JM109-M的甘露聚糖酶表达量明显高于现有草本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