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乳液—中空纤维膜萃取稀土钕的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len08075232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乳液作为液膜体系来萃取待分离溶质是近十多年来出现的一项新技术。微乳液是由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和水或水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自发形成的有序聚集体。根据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和连续相性质,微乳液通常可分为水包油(O/W)、油包水(W/O)和双连续型。而从相平衡观点来看,微乳液体系则可分为Winsor Ⅰ、Ⅱ、Ⅲ、Ⅳ四个相平衡体系: (1) Winsor Ⅰ体系:O/W型微乳液与过剩油相共存的两相平衡体系 (2) Winsor Ⅱ体系:W/O型微乳液与过剩水相共存的两相平衡体系 (3) Winsor Ⅲ体系:双连续型微乳液(中相微乳液)同时与过剩油相和过剩水相共存的三相平衡体系 (4) Winsor Ⅳ体系:O/W或W/O型微乳液的均相热力学稳定体系 由于从水相中萃取金属时,必须使用Winsor Ⅱ相平衡体系,所以本文首先通过拟三元相图的方法考察了微乳液体系(OP-7+OP-4)/苯甲醇/D2EHPA/煤油/HCl的相行为。其中表面活性剂OP-4和OP-7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苯甲醇为助表面活性剂;D2EHPA[二(2—乙基己基)磷酸1为萃取剂,煤油作为稀释剂,盐酸作为内相。实验结果表明:微乳液体系(OP-7+OP-4)/苯甲醇/煤油/HCl易形成WinsorⅢ体系,而加入D2EHPA后则易形成WinsorⅡ体系。 用于萃取的微乳液必须具有较大的内相增溶量和合适的粘度。本文
其他文献
松香工业是一项资源性产业。近年来,我国松香产量约50万t,占世界产量的40%以上,年出口35万t.占世界贸易的60%以上。广西近年来的松香产量约为25万t,占了全国的二分之一。我国松香出
目前,我国多数油田已经进入了开发中后期,采出液含水率越来越高,部分油田甚至达到90%以上。采出液油水分离后形成的采出水具有含油量较高、水温高、矿化度较高、腐蚀性、结垢性较强等特征,采出水需要经过处理后才能回注地层。含油污水常用的处理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微生物法等,其中微生物处理法具有经济、高效的优点,是未来采出水处理的发展方向。应用微生物处理高矿化度、易结垢含油污水时,垢会在微生物表面的多糖类物
柑橘绿霉病(Penicillium digitatum)是贮藏柑橘的最主要病害,引起的损失占采后损失的90%以上。化学防治是控制柑橘绿霉病的最有效的方法,但随着药剂的长期使用,抗药性菌株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