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观察Ⅱ期膜性肾病脾虚血瘀证患者,在激素联合细胞毒药物治疗同时加入辨证治疗,研究、观察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方法及临床疗效,进一步改善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的预后。 方法:收集陕西省中医医院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经肾穿刺病理诊断及相关检查确诊临床资料完整的42例Ⅱ期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采用激素加环磷酰胺方案联合中医治疗,对照组采用激素加环磷酰胺方案治疗),并进行为期8周的临床治疗及观察,所有受试者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进行临床症状及肾功能、24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等实验室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安全性指标的评价,观察中医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 结果: 1.中医症候结果显示:治疗4周时,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有效率比较中,对照组有效率66.7%,试验组有效率81.0%,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时,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有效率比较中,对照组有效率80.9%,试验组有效率90.5%,统计P<0.05,有统计学意义。 2.实验室指标评价显示:治疗4周后,对尿蛋白定量以及白蛋白、甘油三脂、胆固醇、D-DIMER进行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对尿蛋白定量以及白蛋白、甘油三脂、胆固醇、D-DIMER进行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西医疗效评价结果显示:治疗4周时,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有效率比较中,对照有效率52.4%,试验组有效率66.7%,统计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有效率比较中,对照组有效率76.2%,试验组有效率85.7%,统计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 4.不良反应统计结果显示:治疗4周后,对照组与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统计学无显著差异。治疗8周对照组与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健脾活血法治疗Ⅱ期特发性膜性肾病脾虚血瘀证临床疗效比较可靠,可改善与减轻临床症状; 2.健脾活血法联合激素与细胞毒药物治疗Ⅱ期特发性膜性肾病,比单纯的西医治疗能有效的减少尿蛋白、改善低白蛋白水平、改善高凝状态; 3.健脾活血法治疗Ⅱ期特发性膜性肾病能减轻激素以及细胞毒药物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