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构融合网络切换仿真平台及接入选择算法研究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hua5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一代无线网络将是由多种无线接入技术构成的异构融合网络,能够为用户提供高速的无线连接和无缝漫游服务,以满足用户不同的业务需求。异构融合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垂直切换及网络选择技术,即用户在异构网络间的切换以及在多个候选网络共存情况下,优化选择切换目标网络的技术,作为实现用户无缝漫游的重要技术基础及有效保障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然而,接入网络的异构性和用户应用需求的多样性,给垂直切换及网络选择技术带来了新的挑战。此外,在异构融合网络研究过程中,通常使用网络仿真方法对所提方案或算法进行性能评估及验证,以减小成本开销,提高研发效率,但现有的NS2(Network Simulator version2)等网络仿真软件主要针对以太网和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仿真而开发,尚无法实现异构融合网络间的垂直切换仿真。本文针对异构融合网络切换仿真平台和接入网络选择算法开展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首先,介绍了异构融合网络中三种常见的接入技术,指出了三种接入技术各自的特点及其应用;阐述了几种典型的接入网络选择算法,指出了各算法的优势和不足;并对当前主流网络仿真软件进行比较并重点介绍了NS2仿真软件。   其次,针对异构融合网络切换仿真问题,以NS2为基础,设计了多接口节点,实现了垂直切换仿真,并对切换性能进行了仿真评估;通过分析切换过程,提出并实现了向下切换和向上切换优化方案,并对优化方案进行仿真评估,验证了优化方案的有效性。   最后,针对异构融合网络接入选择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的异构接入网络选择算法。该算法基于ANN建立候选接入网络模型,收集用户及网络特征参量,获知特定网络各项输出业务特性,继而根据移动终端业务特性,确定业务敏感参量,通过评估各接入网络业务特性,特别是业务敏感参量特性,实现对接入网络的优化选择。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算法可提供较传统算法更好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
其他文献
空闲频谱检测是感知无线电的核心技术之一。然而,由于许多非理想的信道影响,如阴影和多径,严重影响了单个感知用户的检测性能。因此,感知用户间的协作显得很有必要。现阶段的研究
本文所研究的内容均为作者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TD-LTE射频一致性测试仪表”中所承担的相关研发工作。测试作为无线通信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在TD-LTE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
数字网络地快速发展,人们可以很轻松的从网络平台上获得音频、视频和图像等信息,而随着现代化脚步地迈进,版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地重视,数字水印技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
无线异构网络由于其组网方便,覆盖全面以及较高的频谱利用率等众多优势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5G的关键技术之一。无线异构网络主要是指在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内,部署微
随着TD-SCDMA网络在国内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终端种类的多样化发展和国内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对于一些特殊行业和进行特殊活动的用户或组织而言,一种不仅能够独立于中国移动3G蜂窝
LTE-Advanced是3GPP提出的LTE增强技术,旨在提高传输速率以适应移动宽带通信市场的应用需求,并保持3GPP标准在移动通信领域的竞争力。在下行链路中,接收端信号检测性能将直接影
随着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为了适应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宽带化需求,3GPP计划在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开始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长期演进版本LTE的研发。LTE项目的启动
随着光伏发电、新能源电动汽车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直流电流测量和漏电保护所必须的关键器件,直流互感器目前市场需求量在逐年提高。为了保证直流电流的准确测量和保护功能的
深空通信中图像压缩和采样遵循着传统的Shannon-Nyquist采样定理,图像的存储和传输占用大量整个系统有限缓存及带宽资源,造成资源和功率巨大的浪费。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
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种类和业务量的需求不断增大,各国学者都开始专注于研究能够提高蜂窝系统频谱利用率的新技术。干扰对齐就是近几年来无线通信理论研究中产生的一种新技术,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