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业肩负着综合森林经营的健康性、森林环境的生态完整性和未来选择的可能性的重任。林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既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组成的一部分,又是可持续发展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具体表现。本文以长沙市作为研究对象,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运用实地调查和层次分析法,对长沙市林地资源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长沙市林地资源丰富,占土地面积的51.92%,其中有林地面积占林地面积的80%以上。但林地资源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长沙市周边及郊区;各县(区)森林覆盖率存在较大差异;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从2007年到2011年呈小幅度下降趋势,而城市绿地面积呈增加趋势,具体表现为:林地面积从61.633万hm2(2007年)降低到2011年的61.412万hm2;森林覆盖率从52.11%降低到51.92%;城市绿地面积从0.8万hm2(2007年)增加到1万hm2(2011年)。(2)采用层次分析法,经过各项评价指标分析,评价单元赋值,各项评价指标权重评定,最终从林地生态合理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3方面,确定适合长沙市林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长沙市林地经济可行性、生态合理性和社会可接受性所占比重顺序表现为:生态合理性(0.6370)>经济可行性(0.2583)>社会可接受性(0.1047)。(3)从林地生态合理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3方面对长沙市林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到得长沙市林地资源可持续利用(2007~2011)五年的综合值分别为60.80,61.20,61.60,62.40,64.90,可以看出:长沙市林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正处于起步阶段,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需要保护好现有的林地资源,在此基础上增加林地面积。在其中三个方面中经济可行性和生态合理性所占平均比重较大,分别为50%和35%,而又以经济可行性所占比重最大,社会可接受性较小,需要协调这三方面的关系。通过对长沙市林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分析与评价,得到以上结论可以了解长沙市林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为长沙市林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有利于林地资源的经营管理,其中的建议措施对林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建设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