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水平放射性核素90Sr快速分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78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锶的同位素中,90Sr是最重要的长寿命放射性核素,是235U和239Pu的裂变产物,其裂变产额高,物理半衰期和生物半排期长,产生高能β射线。环境中的90Sr主要来源于核爆炸落下灰、核事故的释放和核燃料循环设施运行的排放。90Sr主要沉降在土壤和植物叶片上,通过对植物(尤其是)叶类植物的摄入而进入动物或人体内,由于锶和钙的化学、生化性质类同,90Sr进入机体后,滞留于骨骼和牙齿中,其产生的高能β射线对骨髓造血组织和骨骼组织产生较大辐射损伤。此外,由于放射源在工业、农业、医疗卫生等国民经济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而90Sr/90Y放射源是常用的放射源之一,这些民用放射源都相对容易获得,有可能造成核辐射恐怖事件。鉴于90Sr的高毒性及其对公众和环境的潜在危害,以及放射卫生学和核辐射事故应急的需求,研究环境样品及生物样品中低水平90Sr快速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详细介绍和评述了当前环境样品和生物样品中低水平90Sr的放射化学分析方法,应用对锶具有选择性的冠醚(二叔丁基二环己基-18-冠-6,BtBuCH18C6),制备出对锶具有良好分离效果的冠醚色层粉,建立了冠醚萃取色层快速分析90Sr的方法流程。主要研究包括以下内容:1、研究冠醚溶剂萃取分离锶的条件选择18C6、DCH18C6、DtBuCH18C6三种冠醚,研究不同的冠醚、稀释剂、冠醚浓度、水相酸度对冠醚萃取锶的影响,以及不同反萃剂对锶的反萃效果,为研究冠醚萃取色层过程的研究做必要准备。2、研究制备冠醚色层粉的条件及冠醚萃取色层柱分离锶的条件通过实验研究支持体、固定相与制备方法对色层粉分离效果的影响,确定制备冠醚萃取色层粉的支持体、固定相以及制备方法,自主制备出冠醚色层粉;结合对冠醚溶剂萃取过程分离锶条件的研究结果,探究冠醚萃取色层柱分离锶的条件,确定冠醚萃取色层柱分离锶最佳流程以及研究了该流程对干扰元素的去污。3、建立并应用冠醚萃取色层快速分析方法分析实际样品中的90Sr建立了生物样品和环境样品中90Sr的冠醚萃取色层快速分析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分析了中日比对生物灰样品,分析结果与传统HDEHP萃取分析的结果相一致,检出限为0.01Bq/g。分析时间从传统HDEHP快速分析方法的3天,提速到12个小时。4、对冠醚萃取色层快速分析90Sr的结果进行了不确定度的评定。
其他文献
为了控制个人和集体剂量水平,对系统、设备及部件进行在役化学去污可以弥补常规辐射防护措施的不足。采用铬掺杂铁氧化物溶解试验和模拟金属样腐蚀试验快速筛选出最佳化学去
<正>哲理启示类题目要求从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或者某句话中,得出启示并结合生活实际展开论述。该类题在各类公考面试中出现频率较高,主要考察考生的思想深度、创新能力。2012
<正>从命题的角度来说,申论命题肩负着选拔人才的重任,必须将那些有真才实学、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独创性的人才甄选出来,而不是把机会留给那些只会抄袭和模仿的人,甚至是考前
期刊
目的: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 MS)是一组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的症候群,包括中心性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脂代谢异常等,其临床终点事件
本文试图对新中国70年的地方政府债务治理进行全景式回顾,进而基于转型期债务演进特征的理论审视,展望新时代债务治理的战略前景。本文认为,新中国70年的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经
景德镇市是千年瓷都,也是江西省重要的老工业城市,为新中国工业体系的建立和经济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如今该市制瓷原料资源已濒临枯竭,在对其产业转型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
脓毒性肺损伤已成为脓毒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目前对于该类患者的救治主要基于治疗原发病、抗感染、抗炎、机械通气、免疫调理及多器官功能保护等。
从解构主义的角度出发,结合翻译实例,分析探讨了翻译的忠实性原则。判定译作是否忠实于原作,不仅要看译作在字面上的忠实,也要看其在形式、风格和思想上的忠实。译者可以运用
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是二十一世纪以来人们最担心的问题之一。光催化和光电催化水分解能够通过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这种技术有希望同时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因此近年来,关于半导体光催化和光电催化分解水的研究一直是前沿热点。CdS由于其可见光响应以及其能带位置能够满足水分解、CO2还原、有机物降解等光催化反应的热力学要求成为研究者们重点关注的半导体材料。影响CdS光催化活性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其载流子极易复合。针
中国传统建筑的现代继承一直是当今中国建筑师在建筑创作和研究中最重视、最广泛讨论的课题。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尝试着在现代建筑的创作中传承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些积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