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农村食品的整体质量安全,实现群众的放心饮食、健康饮食是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目标。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随之日益健全,监管力度的加强,使食品安全的整体现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然而,监管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农村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地区,逐渐成为了食品安全事件的重灾区。分段监管的模式形成的众多监管主体,必然使监管存在重叠与漏洞,而监管标准的不统一、不健全也增加了监管的难度,监管技术水平的落后更进一步影响了监管的绩效。本文以蔬果类食品为出发点,选取鄂东南地区的L镇作为个案进行考察,通过对蔬果类食品零售商的问卷调查,以及相关政府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的访谈,发掘农村食品安全监管运营问题与成因,探讨建构农村食品安全监管行为体系,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具有现实针对性。论文的主体共有四大主要内容:第一,从食品安全监管理论入手,构建农村食品安全政府监管行为系统以及监管绩效,将食品分为商品化与非商品食品,通过内容监管与过程监管,标准化监管与非标准化监管两个维度进行监管行为系统的构建。第二,选取个案进行实地调查,调查目的是为了了解当地的食品安全监管行为与监管绩效现状,主要内容包括过程、内容、标准化、非标准化监管四个方面,以商品化与非商品化食品两种监管对象来考量监管绩效。第三,在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相关分析的分析方法,研究农村食品安全政府监管行为与监管绩效现状,分析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运营问题与成因,得出实证研究结论,并提出完善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