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左乙拉西坦在偏头痛治疗方面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左乙拉西坦治疗偏头痛提供帮助和指导,尤其对于共患偏头痛的癫痫患者,使其在药物选择方面更具科学性、针对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和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同时手工检索及向药厂索要相关资料,检索文献语种为中文、英文,文献发表时间不限,研究对象限定为人类。中文主题词为偏头痛、左乙拉西坦、开浦兰、随机对照试验;英文主题词为Levetiracetam、LEV、Keppra,Migraine、Migraine Headache,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采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偏倚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所获取的文献资料应用Review Manager5.3及Stata1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通过卡方检验方法分析研究样本之间的异质性,并采用Q检验及I~2值评价异质性的大小。选取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有效区间表示估计效应量,并对样本进行z检验,认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漏斗图判断发表偏倚,并进一步使用Egger’s线性回归法对偏倚进行定量检验,若P>0.05,则认为不存在发表偏倚。采用逐一删除法对结论进行敏感性评价,进一步评估结论可靠性。结果初筛得到中英文文献共114篇,根据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得到文献6篇(英文5篇,中文1篇),均为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提取效应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如下:1、左乙拉西坦有效性1.1左乙拉西坦组对比安慰剂组3篇文献提供了左乙拉西坦组与安慰剂组有效性的数据,其中左乙拉西坦组共纳入67例,经治疗后有效41例,有效率61.2%;安慰剂组共纳入64例,经治疗后有效10例,有效率15.6%。合并RR值为3.896,95%有效区间为2.154~7.04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50,P<0.001)。1.2左乙拉西坦组对比有效治疗组(丙戊酸、托吡酯、氟桂利嗪)3篇文献提供了左乙拉西坦组与有效治疗组有效性的数据,其中左乙拉西坦组共纳入72例,经治疗后有效50例,有效率69.4%;有效治疗组共纳入74例,经治疗后有效47例,有效率63.5%。合并RR值为1.096,95%有效区间为0.869~1.38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7,P=0.438)。2、左乙拉西坦安全性纳入文献中各研究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均可以耐受。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头昏、乏力等为主。2.1左乙拉西坦组对比安慰剂组4篇文献提供了左乙拉西坦组与安慰剂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数据,其中左乙拉西坦组共纳入155例,出现不良反应共2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5.5%;安慰剂组共有153例,出现不良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0.7%。合并RR值为9.725,95%有效区间为2.717~34.80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0,P<0.001)。2.2左乙拉西坦组对比有效治疗组(丙戊酸、托吡酯、氟桂利嗪)3篇文献提供了左乙拉西坦组与有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数据,其中左乙拉西坦组共纳入90例,出现不良反应1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6.7%;有效治疗组共纳入95例,出现不良反应2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3.2%。合并RR值为1.096,95%有效区间为0.869~1.38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7,P=0.438)。结论通过对6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可以得出左乙拉西坦在偏头痛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其与FDA批准治疗偏头痛的药物托吡酯、丙戊酸比较疗效相当。左乙拉西坦治疗具有一定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不良反应以头昏、乏力等为主,具有良好的耐受性,用药相对较安全。因左乙拉西坦在偏头痛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故在癫痫共患偏头痛患者中,左乙拉西坦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