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儿童心理虐待量表、情绪智力量表、人际信任量表,对贵州地区777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试图探讨初中生儿童期心理虐待、情绪智力与人际信任的现状和关系,以提高人们对儿童期心理虐待对个体人际信任影响的认识和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指导。研究结果显示:1.在初中生群体中,儿童期心理虐待阳性率为39.5%,显著阳性率为8.75%。在性别上,男生的儿童期心理虐待纵容维度得分要显著高于女生;在生源地上,城镇学生的儿童期心理虐待、情绪智力和人际信任得分均显著高于农村学生;在年级上,七、八年级学生的儿童期心理虐待得分要显著大于九年级,情绪智力、人际信任得分要显著低于九年级;在家庭结构上,家庭结构为三世(四世)同堂的学生在情绪智力得分上显著高于与父母一起居住及单亲家庭的学生,在人际信任得分上显著高于只与父母居住和与亲戚同住的学生。2.在相关分析中,初中生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其情绪智力、人际信任呈显著负相关;情绪智力与人际信任呈显著正相关。3.回归分析发现,初中生儿童期心理虐待对人际信任存在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即初中生遭受心理虐待越高,人际信任水平越低;情绪智力对人际信任存在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即初中生情绪智力越高,人际信任水平就越高。4.情绪智力在儿童期心理虐待与人际信任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5.性别在变量模型中起调节作用,年级、年龄等人口学变量在变量模型中不起调节作用。结论:儿童期心理虐待可以直接预测初中生的人际信任,也可通过情绪智力的中介作用对初中生人际信任产生影响,并且性别在中介模型中其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