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二十世纪以来中英敦煌文化学术交流——以英藏敦煌文献的刊布和研究为中心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beijj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00年,中国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敦煌遗书的发现震动了中西方学术界。这些敦煌文献资料,是研究中国中古历史文化、中亚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珍贵遗存。1907年至1909年间,众多西方的考古学家和探险者采用各种手段将这些珍贵文物运出中国,自此敦煌藏经洞文献遗书流散到英、法、日、俄、美等多个国家。在二十世纪前期形成了一门以敦煌遗书、敦煌石窟艺术、敦煌学理论为主的综合性学科——敦煌学。   敦煌学研究本身是一项以研究藏经洞中的文献遗书为核心开展起来的学术。二十世纪以来的敦煌学研究,由于原始文献资料受客观环境和条件的限制,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真正意义上的敦煌学学术史研究。我们有必要针对中西方敦煌学术研究和交流的历史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回顾,以推动敦煌学术研究的不断向前发展。   本文分五个部分,以英藏敦煌文献的刊布和研究为中心,分别论述斯坦因与中英敦煌学研究及其对中英敦煌文化交流的启示与影响;英藏敦煌文献的整理刊布的经过、成果以及学术文化价值;中英学者利用英藏敦煌文献,开展对汉文文献、非汉文文献、敦煌艺术品的学术研究和交流及其成果;中英敦煌文化学术交流对中英敦煌史学研究和国际敦煌学发展的影响。   斯坦因是最早将中国敦煌文献带到西方的人,对中英敦煌文化学术交流有着深彻的影响。对于斯坦因“我们应当从学术角度予以审视”,而不能完全囿于所谓的“民族情感”,有助于中英学者共同推动中英两国在日益兴盛和繁荣的国际敦煌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不断进步。   英藏敦煌文献的整理刊布工作,是作为中英敦煌文化学术交流的一个组成部分存在并且不断更新的。中英学者围绕英藏敦煌文献研究中国古代历史问题,就文献的注释、文献的翻译、文献的年代等问题进行了坦率、细致的学术交流与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国际敦煌学交流合作的内容,推动和健全整个国际敦煌学未来发展的学术体系。   本文力图梳理中英学者利用英藏敦煌文献开展整理刊布和学术研究的历史脉络,探索中英敦煌文化学术交流发展演进的经验,能够推动中英敦煌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最新资料、最新信息不断向前发展,起到了直接促进国际敦煌学繁荣并走向辉煌的作用。通过对中英两国学者利用英藏敦煌文献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状况的考察,可以证明当今国际间的和平交流与合作,将会进一步对世界文化深入而持久的发展,带来在经济发展、科学进步、文化繁荣等方面的全面进步。同时,也将为增进国际文化学术交流事业和促进世界和平、和谐、和睦做出积极贡献。
其他文献
磁州窑是中国著名民窑,是中国民间手工业的一个杰出代表。近代磁州窑的生产中心在今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彭城镇。抗战爆发前和抗战胜利后两个时期,政府经济职能与磁州窑的生产
期刊
骑士与贵妇人之间的爱情故事在中世纪西欧广为流传,典雅爱情是对骑士与贵妇人爱情的特有称呼,骑士文学是这种爱情故事得以广泛传播并不断发展的文学载体。才子佳人的婚恋形式历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后楼村是霍邱县姜家湖乡的一 个沿淮村,全村1319亩湖湾地养育 着1648口人,村级工作已多年不见 起色。可是,今年以来该村却是另 一番景象。 翻开村民代表议事簿和党员议 事簿,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