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斜坡地质灾害防治问题将更加突出。秦岭北坡地区,由于所处的地壳动力学环境独特,在断裂活动、长期强烈的新构造运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斜坡地质灾害极为发育。因此,开展大规模工程经济活动时更应注意工程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诱发斜坡地质灾害。
本文从秦岭北坡的地质环境特征入手,分析了该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及其发育和分布规律。并以户县牡丹苑滑坡为例,分析了牡丹苑滑坡的成因机制;根据现场勘探和试验结果,采用地质分析、稳定性评价、数值模拟等方法,论证了牡丹苑滑坡的成因机制和稳定性状况;并对治理措施进行研究,确定了最优的治理方案。
从对牡丹苑滑坡的勘察和地质分析表明,牡丹苑滑坡为一中型推移式土质老滑坡,位于秦岭山前洪积扇后缘,东西向宽100~150m,南北长约220m,滑坡体平均厚度约20m,由黄土状土和粉质粘土组成;对滑坡稳定性计算表明滑坡在天然状态下基本稳定,在地震和持续降雨及人为作用下,老滑坡可能失稳而复活;对滑坡数值模拟表明,滑坡后缘应力应变较大,滑坡前缘和坡脚对其稳定性起着保护作用即阻滑作用。
针对滑坡变形及在降雨和地震作用下推力较大的特点,考虑当地旅游景区建设,对治理方案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抗滑桩和排水的综合治理方案,并对治理方案的有关参数进行了详细计算。
本文提出的滑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和滑坡防治措施为秦岭北坡中同类斜坡地质灾害的研究提供了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