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北坡地质灾害研究——以户县牡丹苑滑坡为例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1xiang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斜坡地质灾害防治问题将更加突出。秦岭北坡地区,由于所处的地壳动力学环境独特,在断裂活动、长期强烈的新构造运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斜坡地质灾害极为发育。因此,开展大规模工程经济活动时更应注意工程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诱发斜坡地质灾害。 本文从秦岭北坡的地质环境特征入手,分析了该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及其发育和分布规律。并以户县牡丹苑滑坡为例,分析了牡丹苑滑坡的成因机制;根据现场勘探和试验结果,采用地质分析、稳定性评价、数值模拟等方法,论证了牡丹苑滑坡的成因机制和稳定性状况;并对治理措施进行研究,确定了最优的治理方案。 从对牡丹苑滑坡的勘察和地质分析表明,牡丹苑滑坡为一中型推移式土质老滑坡,位于秦岭山前洪积扇后缘,东西向宽100~150m,南北长约220m,滑坡体平均厚度约20m,由黄土状土和粉质粘土组成;对滑坡稳定性计算表明滑坡在天然状态下基本稳定,在地震和持续降雨及人为作用下,老滑坡可能失稳而复活;对滑坡数值模拟表明,滑坡后缘应力应变较大,滑坡前缘和坡脚对其稳定性起着保护作用即阻滑作用。 针对滑坡变形及在降雨和地震作用下推力较大的特点,考虑当地旅游景区建设,对治理方案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抗滑桩和排水的综合治理方案,并对治理方案的有关参数进行了详细计算。 本文提出的滑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和滑坡防治措施为秦岭北坡中同类斜坡地质灾害的研究提供了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煤矿开采强度的加大和开采深度的增加,煤层顶板突水事故频繁发生,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开展煤层顶板突水预警系统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工程实
岩溶水是岩溶山区水资源的主要和重要组成,大气降水、地表水与地下水循环于岩溶水环境系统中,不同岩溶环境下“三水”之间相互转化的条件完全不相同,无论在空间尺度还是在和时间
在近十几年来,借于液压技术领域中应用成熟的容积控制系统和电机领域交流伺服电机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出现了直接驱动容积控制电液伺服系统(Direct Drive Volume Control,简称D
中国西部蕴藏有丰富的水能,开发潜力巨大,但该地区的河床普遍存在深厚覆盖层(厚度大于30m)的问题。评价其工程地质性质已成为西部水电开发过程中常遇到的难题之一。金沙江其宗水电站属峡谷区修建的高坝、大库,最大坝高达356m。枢纽区河床及阶地分布厚达60~127m深厚覆盖层,其成因复杂,包括冲积、洪积、泥石流堆积和崩积等成因。由于覆盖层厚度大,全部挖除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经济角度均难以接受或实施,因此,该
目前我国装载机产业链条存在着盲目扩大、缺乏核心技术、抄袭效仿国外先进案例的弊端,其传统装载机在国际市场上缺乏核心竞争力。转向系统作为装载机的核心技术系统更是发展
直驱式容积控制(DDVC)电液伺服系统是近些年研究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电液伺服系统,具有交流伺服电动机控制的灵活性和液压大出力的双重优点。可靠性高、节能高效、操作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