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光场成像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uhy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场成像技术作为一种结合传统光学成像系统与计算机的计算成像技术,其过程包括了对场景的光场信息的采集与对光场信息的处理。相对于传统成像系统的自动对焦技术,光场成像技术可以通过对光学装置采集的光场信息进行计算处理并获得聚焦在任意深度位置的图像,同时还克服了传统成像系统的其它局限。本文从光场成像的原理出发,对光场成像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几何光学的方法,对光场成像系统进行了仿真,在光学平台上搭建了对应的成像系统。另外,文章对改进的光场成像系统—聚焦型光场成像系统进行了理论介绍和实验验证,通过计算处理实现了图像的再现。最后,文章针对光场成像系统方向分辨率与宏像素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对光场成像系统的像素利用率进行了分析和改进,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像素利用率。以下是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1.从透镜成像出发,对如何获取物体的空间信息进行了说明,对基于微透镜阵列的光场成像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介绍,主要包括光场的参数化表示、光场的采集、光场的记录以及成像,给出了聚焦在任意平面的成像公式。2.对物体通过光场成像系统的成像位置进行了理论推导和计算,通过构建三维物体和对光场成像系统的成像过程进行仿真,获得了构建的三维物体的光场数据;同时,基于光路可逆的原理对光场数据进行了逆向计算和仿真,实现了物体在特定深度平面上的再现。搭建了基于微透镜阵列的光场成像系统的光路,并获得了实验物体的光场信息。3.对聚焦型光场成像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对光场成像系统的结构进行调整,获得了实验所需的光路,通过对微透镜阵列放置在不同位置的情况下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实现了聚焦在不同位置上的图像再现。4.对在主透镜前采用圆形孔径光阑时成像传感器的像素的利用率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种针对于提高像素利用率的优化方案,并分别进行了分析。最终提出在主透镜前方位置使用正方形光阑的方法并进行了实验,得出了采用该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像素利用率的结论。
其他文献
学位
本文对金属纳米阵列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纳米材料与传统材料相比,具有奇异的力、热、电、光、磁性能。纳米阵列材料可以充分发挥纳米材料
近年来α-氧化铁纳米材料以其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光催化稳定性好和带隙合适(2.2eV)等特点成为最具潜力的光解水材料之一。但是,α-氧化铁纳米材料同样也存在许多的缺点,如导电
采用化学诱导相变法制备γ-Fe2O3磁性纳米微粒,在微粒的制备过程中加入ZnCl2进行表面调制处理。对制备的微粒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
自2004年被发现以来,石墨烯展现了奇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从而在电子学和光学等领域存在潜在的广泛应用前景。从此,生长大面积高质量的石墨烯便成了实验研究工作者的梦想。从最初的机械剥离法到现在普遍采用的化学气相沉积法,人们不断改进实验方法以制备出可供实际使用的石墨烯片。然而从发现到现在十多年过去了,如何制备出大面积高质量的石墨烯依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除了实验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理论计算工作者也尝试挑
发展问题实质是个实现现代化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对发展本质的科学揭示,在世界众多的发展理论中独树一帜,对发展的本质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回答。 The essence of develop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