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宁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是辽宁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辽宁农林牧渔业生产一线输送大量管理者、生产者的任务,担负着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任务。同时也是解决“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对大量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缓解辽宁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压力的重要渠道。辽宁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如何应对面临的挑战,更好的服务“三农”,促进辽宁地方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辽宁农业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环境看,作为农业这一弱势产业教育,从解决“三农”问题的角度来入手,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健康发展。为了了解我省农业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结构、所开设的农科专业点数、实验实习条件、师资等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以及辽宁农业初中级人才需求作出相应的预测。给有关部门在制定我省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时提供决策参考,使辽宁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早日走出困境,健康发展,这将是开展本课题研究的最终希望。通过初步认识国内外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以及发展状况,辽宁农业职业教育的背景、发展情况、农业职业教育的结构、规模、师资队伍现状、办学条件等方面,初步认识到了目前辽宁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的招生难、管理难、教学难、就业难,以及职业技术学校办学、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很多中等职业学校质量上不去,但却热衷于升格大专;初中毕业生总量在逐步减少,职业院校抢生源现象严重等问题。而目前在辽宁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总体招生和在校生数呈上升的趋势下,成人中专和职业高中(职教中心)招生和在校生数也呈上升趋势。成人中专和职业高中(职教中心)所占比例最大。对校均农业类专业学生数比较,农业中专农业类专业校均在校生增加。农业类专业在各类学校中还不能占居主要地位,最近几年种植类专业点数一直占主要地位,养殖类专业点所占比例上升最快,农机类专业点下降最快,农业管理类专业点一直保持较低比例水平不变。辽宁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应在保持现有种植类专业比例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养殖类专业,同时积极开拓与经济发展和现代科技领域相结合的农业边缘性技术专业。学生积极选择农业中专学校的非农业类专业就读,却不选择农业专业,这一现象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辽宁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教师学历结构中的本科学历比例呈上升趋势,农业类专业生师比呈上升趋势,远远高于国家平均水平,教师数量需要大量补充。辽宁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中的生均占有量接近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水平,但是学校教学、实习资源占固定资产比例偏低,需要加大实习资源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技能训练条件。总之,课题从辽宁省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入手,深入剖析目前辽宁省内农业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发展及存在的问题。旨在有针对性地从解决“三农”问题的角度来入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出增强辽宁省农业中等职业竞争力的途径、对策和保证措施,确保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