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分改性沥青路用性能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y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温开裂是寒冷地区沥青路面服役时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路面出现低温裂缝之后,雨水可以自由进入到路面结构中,加之以冻融循环和交通荷载的作用,对路面的行驶舒适性及服役寿命造成极大考验。考虑到石油沥青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且聚合物改性沥青成本较高,油分作为一种再生剂或改性剂被加入到道路沥青中。然而可以加入沥青中的油分种类繁多,目前的研究并未确认哪种油分适用于寒冷地区沥青的使用,缺乏对油分改性沥青性能系统、全面的评价,关于油分改性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也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开展了以下研究。基于高温PG连续分级温度确定了六种油分改性剂的掺量,通过SHRP计划提出的车辙因子、疲劳因子、蠕变劲度及其变化率对油分改性沥青的高、中、低温流变特性进行了初步评价。采用MSCR试验、LAS试验及k指标、J指标进一步对油分改性沥青的高、中、低温流变特性进行了预估。结果表明考虑了损伤效应的MSCR试验和LAS试验能更有效地反映沥青的高温损伤特性和疲劳损伤特性;兼顾考虑了沥青的低温变形能力和应力松弛能力的k指标和J指标可更准确地预估沥青的低温流变性能。通过BBR试验得到的流变数据预估了温度应力,并基于SAP理论计算了油分改性沥青的低温临界开裂温度;采用DENT试验预估了油分改性沥青在大应变、非线性粘弹性条件下的抗延性断裂性能。本文所用的大部分油分的加入均导致了沥青温度应力和低温临界开裂温度的下降,统计学分析证实了这一结论。而CTOD值的计算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油分对沥青低温抗裂性能的改善效果。通过不同温度下的频率扫描试验和BBR试验得到了油分改性沥青的复数模量曲线和松弛模量曲线,基于时-温等效原理平移得到了胶结料的模量主曲线。利用CAM模型和广义Maxwell模型分别对复数模量主曲线和松弛模量主曲线进行了拟合,进一步确定了油分改性沥青在极端频域及更广阔时域范围内的流变特性。基于复数模量流变数据,利用WLF方程推导计算了玻璃态转变温度以预估油分改性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油分改性剂的加入使沥青的模量主曲线下移,流变学模型的拟合结果说明油分增大了沥青中的粘性成分,提升了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而玻璃态转变温度的计算结果进一步对不同油分改性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进行了比较。通过布式旋转粘度试验测量了不同温度下油分改性沥青和Sasobit温拌沥青的旋转粘度,比较了两者的降粘效果。利用粘温曲线计算了油分改性沥青和Sasobit温拌沥青的施工温度,进一步对比了两者降低基质沥青施工温度的高低。试验结果表明石油基油分降低拌和和压实温度的能力要强于生物基油分,所有油分的降温效果均强于温拌剂Sasobit。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试验对油分改性沥青的抗老化特性和改性机理展开了研究。羟基指数(CI)和亚砜指数(SI)的计算结果表明油分的加入对沥青的抗老化性能无显著影响。生物基油分的加入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官能团;石油基油分的加入基本无化学反应的发生,为物理反应。但FTIR试验仅能用于检测改性过程中是否存在化学反应,需要进一步的化学、微观的试验对油分改性沥青的性能改善机制做出解释。
其他文献
主入口空间是文创产业园的重要节点空间,不仅承载着多样的城市功能,也是城市空间与文创产业园内部空间的过渡地带,既有分隔空间的作用又有连接场所的功能。随着近年来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大量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具有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集聚地——文创产业园,但在旧工业建筑更新为文创产业园的过程中,设计师主要聚焦建筑内核空间改建及建筑外部形象,对于入口空间的营造重视度较低,致使主入口沦为功能性的出入口。同时,大量涉及旧
格尔伯特醇(Guerbet Alcohols)是一种在羟基β位上带有较长支链结构的脂肪伯醇,实属饱和异构脂肪醇。格尔伯特醇具有长的支链结构和相对高的分子质量,与碳数相同的直链伯醇相比
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杀虫剂是目前世界上最有效、环保的微生物杀虫剂。营养期杀虫蛋白(Vegetative insecticidal proteins,VIPs)是继杀虫晶体蛋白(Ins
对人的本质的追问,是哲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不同哲学家的回答也各不相同。古希腊将其归于自然,中世纪归为神性,近代则有感性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分野,大体上都是在抽象地谈论人的本质。马克思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与其哲学思想的发展紧密相连,最初以黑格尔哲学为基础讲人的理性自由本质,然后在费尔巴哈哲学意义上谈人的类本质,最后才在唯物史观视域中回到“现实的人”。正是这种复杂的思想经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阐释亦有多种维度,
目的:研究壁虎粗多肽(GCPs)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增殖、迁移、凋亡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探讨Vitamin C与GCPs联合使用对SHSY5Y细胞的作用研究;初步研究部分多肽单体对SH-SY5Y细胞的作用。方法:GCPs对SH-SY5Y细胞增殖、迁移、凋亡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用不同浓度GCPs(0,0.08,0.12,0.16,0.20,0.24,0.32 mg/m L)分别
在全社会创新氛围的感召下,互联网技术近几年在我国取得突飞猛进的进展,它的发展带动了金融创新,释放出金融行业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巨大生产力。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互联网技术不断取得质的突破,网民规模逐年扩张,互联网行业与金融业逐渐融合,出现了互联网金融这种创新形式。随着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出现,互联网金融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于企业而言,因银行业金融政策的调整,传统的融资渠道很难给民营企业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健康的要求趋于多元化,为了满足这种多元化的健康需求,健康产业的全方位发展是大势所趋。目前,滨海新区健康产业已有了较好的基础,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在滨海新区面临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健康产业出现了包括产业产业结构、人才储备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产业的未来发展有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滨海新区健康产业在战略转型的过程中应该从何入手、如何规划布局
伴随着电商平台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平台上所属的评论数量也在逐年增多,如何利用好这些数据,从中高效、准确的分析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已经成为近些年的研究热点。针对此类问题,本文设计实现了一款面向电子商务平台的评论智能分类系统,该系统能够从粗细两种不同角度精准的分析出消费者的购物情感。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如下:首先,依靠对数据采集相关知识的钻研,编写出一款基于Scrapy的爬虫程序,利用其抓取来自淘宝、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