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杏鲍菇是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种,市场前景好,适合工厂化生产。本试验先筛选获得杏鲍菇优良工厂化栽培专用品种‘日引1号’,再以此为供试菌株,参照漳州当地普遍采用的网格墙式袋栽模式,进行栽培料理化条件优化、装料量与栽培袋大小优化、培养基配方优化、病虫害特别是细菌性病害的综合防控研究等试验,获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筛选杏鲍菇工厂化栽培专用品种收集表现优良的杏鲍菇菌株,通过多年多点出菇试验,定向筛选,获得高产稳产的杏鲍菇工厂化专用品种‘日引1号’。2、杏鲍菇培养料含水量的优化试验设置培养料含水量58%、60%、62%、64%、66%、68%,共6个处理,每处理200袋,分4个小区,每个小区50袋进行出菇,4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选用含水量64%是比较适宜的,即满足了缩短生产周期的需求,同时,能够保证子实体的高产。3、杏鲍菇培养料pH的优化试验采用添加过磷酸钙及石灰的不同浓度调节培养基pH值。在培养料中添加石灰5%、4%、3%、2%、1%、0%,添加过磷酸钙1%,试验共7个处理,灭菌后各个处理的pH值为7.75、7.47、7.19、6.7、6.59、6.45和6.5。每处理200袋,分4个小区,每个小区50袋进行出菇,4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选用石灰添加量1%是比较适宜的。4、杏鲍菇装料量与栽培袋大小研究试验采用双因素混合水平随机设计。A:栽培袋大小规格,分3个规格(对折径:A1:17cm、A2:17.5cm、A3:18cm);B:装料量(湿料),从800g到1300g,每隔50g一个处理,共33个处理,每处理200袋,4次重复。结果表明栽培袋大小为17.5cm,装袋量为1250g较合适。5、杏鲍菇培养料配方优化试验采用配方均匀设计的方法以木屑、麸皮、玉米芯、棉籽壳以及甘蔗渣五种主要原料做为自变量,玉米粉、轻质碳酸钙、石灰等辅料为定量,对杏鲍菇的培养基配方进行研究和优化,设计了26组配方,4次重复。筛选到最佳的20号配方。具体配料比为木屑9.7%,玉米芯41.4%,麸皮27.6%,甘蔗渣12.88%,豆粕粉0.92%,玉米粉5%,轻质碳酸钙1.5%,石灰1%。6、杏鲍菇病虫害特别是细菌性病害的综合防控研究杏鲍菇病虫害主要以综合防控、预防为主。严格选用木屑,过筛,配方合理,含水量适中;灭菌时按规程严格操作,灭菌彻底;冷却室、接种室要求极洁净,接种过程无菌操作规范化;菌丝培养阶段做好温度、湿度的调控和加强通风换气,提高菌丝体抗逆力。同时及时检查处理,尽可能与主要污染菌的最佳生态条件错开,以减轻污染。做好环境,控制培养期间空气相对湿度,是比较有效的技术措施。7、杏鲍菇工厂化高效栽培集成配套技术示范集成杏鲍菇工厂化栽培最佳培养基配方、pH、装料量与栽培袋规格、病虫害防控、出菇管理等生产技术在漳州农科所杏鲍菇基地示范4万袋,综合效益提高16.33%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