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市意象解析——凯文·林奇城市意象理论的延伸与应用

来源 :苏州科技学院 苏州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a123mu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开创了城市空间认知研究的先例,使可读性、可意象性成为理想城市的标志。通道、边界、区域、节点与标志物的元素分析成为解读城市意象的方法沿用至今。 苏州历史久远,在城市演进过程中较完整地保留和延续了城市格局,传统意象特征明确。21世纪城市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面临着城市意象的突变,因此强化现代苏州的城市意象营造是具有迫切性的。林氏的城市意象理论是跨时代的,适用于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各个阶段,而具体到某一个城市,却又有着各自的时间和空间概念。考虑到苏州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在运用其理论及方法时加入本土化认知的延伸以及物质空间、社会文化层面动态发展的新视角,使解析方法更加契合于苏州。 将苏州城市意象的发展历程概括为古代、近现代和当代三个阶段有助于更加清晰的解读苏州。古代苏州在初步规划、城市自然生长背景下元素意象清晰,近现代因社会变革而发生认知困顿,当代城市意象生动多元,恰恰印证了城市意象的时代性、综合性。通过分析意象因子的消失、产生或更替、公众意象的生成和改变,并从中找到意象发展阶段、特征和规律,有利于得到一个适应现代苏州的城市意象营造方法。明晰与强化各意象元素特征,注重元素关系与层次序列,尊重多元文化的影响特征,对提高未来苏州城市品质和竞争力起到一定作用。
其他文献
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校园规划建设同样面临变革。“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当前许多高校不
礼泉县香积寺塔位于陕西省礼泉县烽火镇的香积寺内。现存实物约为北宋年间修筑。此塔造型雄伟,秀丽别致,其砖石仿木砌筑技法颇为成熟,在关中同时期古塔建筑中独具风格。本文
夏热冬冷地区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一地区被划分为非集中供暖地区,冬季室内热环境相当恶劣,具有夏季闷热、冬季阴冷、气温的日差较小、年降水量大、冬季日照率偏低等不利情
本论文以西安大明宫及其相关城市区域为例。首先,在界定城市大遗址特性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城市大遗址区存在的问题及引发问题的原因;其次,针对大明宫遗址地区现状社会、人口、基
海草房是胶东半岛地区的传统民居,其最大的特点是屋顶采用了当地特有的植物材料——海草苫造而成。独特的建筑材料和营建技艺使海草房有着冬暖夏凉、不蛀不腐、抗风防雨等优
槇文彦作为一名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声誉的日本建筑师,在1960年代提出了集群形态理论。数十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棋文彦通过建筑实践不断的审视与检验着集群形态理论,理论也相应
随着“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全球化战略,建筑业朝着绿色节能的方向发展就成为了其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对于太阳能这一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成为建筑可持
以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文化体育设施等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公益性公共设施的建设,已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同时,对于县域中心城市公益性公共设施进行具有实施意义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