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级约束模型的高校排课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liut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排课管理系统是整个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最核心的一部分。该子系统主要完成了教学运行中,课程、教师、教室等的有序而合理的管理。它负责每个学期的课程表编排,课表的发布和查询,日常教学中的调课、停课管理,教室的使用和管理。在整个教学环节的实施上,排课管理系统处于核心位置,对上,它是教学计划有效实施的承接实体,对下,它是学生成绩管理的数据的来源处。 本文论述高校排课管理系统主要功能的及其设计方法,由于算法的难题,排课问题仍未有一个比较理想的自动排课算法,事实上有很多的自动排课系统并不令人满意,所以这里放弃做一个完全自动排课系统的企图,而采用人机结合的方式,在排课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在运算、存取和检索方面的优势,将大量复杂的判断和运算交给计算机来做,尽量减少人工排课的工作量。 本文提出了排课算法中三个级别的约束条件,确定了排课系统的主体和优劣方案的取舍过程。考虑到约束条件的模糊性,提出采用一级约束自动化和二、三级约束辅助计算的解决方法,实现了人机协作、计算机辅助的教学管理系统,并具有灵活适应校情和方便操作的特点。 围绕设计的需求,收集并研究了大量资料,主要有基于自动排课算法;排课管理系统的研究背景以及特点;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动态;以及排课管理系统的研究内容。 同时对高校排课管理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重点分析了教室管理,课程信息管理,排课管理,排课核查,课表的查询与打印,并给出排课核心模块的流程,用例图及主要的实现方案的分析。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排课问题模型、约束条件、解(即课表)的特性,探讨如何能够有效的达到系统的目标,从而分析确定了高校排课管理系统体系结构,数据库设计和主要的存储过程。 最后进行了排课算法分析和系统的效能的分析。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视频的生产、复制和传播越来越容易。然而,在便利了合法使用者的同时,数字视频的版权保护也日益严重。数字视频水印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
数据流是一种海量并潜在无限的、连续快速的、并随着时间快速变化的有序数据序列。由于数据流本身的特性,使得传统的频繁模式算法难以适用。作为数据挖掘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资源定位问题是P2P网络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当前P2P网络的研究重点。P2P网络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访问日志数据,而数据挖掘技术可以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出有
由分布在监测区域的大量传感器节点以无线通信、自组织方式形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新型的信息获取网络,它融合传感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微机电技术等多项技术,能够实时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