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巯咪唑联合复方倍他米松甲状腺内注射治疗Graves病的有效性安全性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leon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目的Graves病(Graves’disease,GD)又称为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伴有甲状腺素分泌增多,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最常见原因。GD主要临床表现为甲状腺毒症、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眼病、胫前黏液性水肿等。既往研究显示,GD年发病率约为20~30/10万,多见于30~60岁人群,男、女性患病率分别为0.5%、3%。关于GD的发病机制尚存在一定争议,近年来多项研究指出其主要与环境因素、表观遗传、免疫学机制等有关。传统的治疗方案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但这些治疗方案存在治疗周期长、副作用多、创伤大等不足。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类药物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已被广泛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而免疫机制是本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故GC可用于GD的治疗。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地塞米松甲状腺内注射联合甲巯咪唑治疗GD的效果优于单纯甲巯咪唑治疗,但地塞米松生物半衰期为36~72小时,为维持局部药物浓度,注射较频繁,易导致甲状腺出血、水肿、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增加。目前尚无其他类型的GC类药物甲状腺内注射治疗GD疗效性及安全性的研究;另外相对于传统的甲状腺内注射,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的甲状腺内注射治疗不仅可以保证注射药物的操作更加准确、安全,还能观察并记录甲状腺的大小以及内部血流情况,进一步评估治疗效果。基于以上背景,我们开展了该项临床研究,目的探讨甲巯咪唑联合超声引导下复方倍他米松甲状腺内注射治疗G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初步确定该疗法的操作标准,便于临床推广应用。二、研究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盲的随机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9年8月至2021年2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80例GD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复方倍他米松甲状腺内注射组(简称注射组,下同),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甲巯咪唑口服24周,注射组在口服甲巯咪唑基础上予超声引导下双侧甲状腺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12周,患者停用复方倍他米松甲状腺内注射,继续单用口服甲巯咪唑治疗12周,两组均连续治疗24周。每4周检测心率、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甲状腺超声、血常规、甲状腺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SH receptor antibodies,TR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晨8点血皮质醇(cortisol,COR)等指标,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本研究使用SPSS23.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配对分析法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两组疗效差异,并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探讨甲巯咪唑联合复方倍他米松甲状腺内注射治疗G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三、研究结果(一)一般资料对比入组的80例GD患者均符合GD的诊断标准,随机数法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完成治疗及随访39例,失访1例;注射组完成治疗及随访40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在性别、年龄、BMI、心率、病程、甲状腺功能、甲状腺体积、甲状腺相关抗体、肝功能、糖脂代谢及皮质醇等指标上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均P>0.05)。(二)甲巯咪唑联合复方倍他米松甲状腺内注射治疗GD的有效性分析。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注射组治愈27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14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8例,注射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00%(38/40)比79.49%(3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2、两组甲状腺功能水平对比,治疗后两组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甲状腺素(thyroxine,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治疗后注射组血清T3、T4、FT3、FT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TS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两组甲状腺相关抗体水平对比,治疗后两组血清TRA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注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对照组治疗前TGAb阳性和(或)TPOAb阳性的患者,治疗后TGAb和(或)TPOAb水平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注射组治疗前TGAb阳性和(或)TPOAb阳性的患者,治疗后TGAb和(或)TPOAb水平均较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两组BMI、心率、肝功能对比,治疗后两组BMI均较治疗前上升,心率、ALT、AS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且注射组治疗后BMI高于对照组,心率、ALT、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两组超声测量甲状腺体积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甲状腺体积均显著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且治疗后注射组患者甲状腺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两组甲状腺彩色多普勒声图像对比,治疗前,两组甲状腺彩色超声图像均显示血流异常丰富,部分患者呈“火海征”,即腺体内搏动的彩色闪烁血流信号弥漫性分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甲状腺彩超可见腺体内血流信号分布减少、信号减弱,其中注射组较对照组更明显。(三)甲巯咪唑联合复方倍他米松甲状腺内注射治疗GD的安全性分析。1、治疗期间,对照组出现关节痛2例、白细胞减少1例、皮疹2例,注射组出现关节痛1例、头痛3例,两组不良应发生率比较[12.82%(5/39)vs.10.00%(4/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3)。2、两组治疗前后TG、TC、COR、FBG水平比较,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变化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且两组间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四、研究结论甲巯咪唑联合复方倍他米松甲状腺内注射治疗GD,与传统单用口服甲巯咪唑的疗法相比,治疗有效率更高,不增加不良反应、糖脂代谢异常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紊乱的风险。
其他文献
湿地松(Pinus elliottii)于20世纪30年代引种至我国,具有适应性强、产脂量高、生长迅速等优良特点,湿地松良种繁育仍然以有性繁殖为主,存在更新慢、成本高、变异大等问题。建立高效的湿地松体细胞发生技术,对实现湿地松高效无性繁殖和加快湿地松良种繁育进度具有重要意义。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具有繁殖系数高,稳定性强,周期短等优点,成为无性繁殖技术研究中的热点。国内外很多学者都进行过湿地松体细
学位
研究背景及目的: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炎性腰背痛为主要症状,且合并放射学骶髂关节炎表现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是脊柱关节炎(spondyloarthritis,Sp A)的原型。无论从遗传背景、发病过程还是药物治疗上看,AS和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都具有相当大的机制重叠部分。IBD作为AS的关节外表现
学位
研究背景及目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单克隆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发病率仅次于淋巴瘤,发病高峰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发病率快速上升,现已成为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MM临床上常出现高钙血症、贫血、骨质破坏、肾功能不全等终末器官受累表现,异质性明显,预后差异较大。近二十余年来,以蛋白酶体抑制剂(Pro
学位
赣南地区作为“客家摇篮”,产生了以客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也孕育出了一批独具赣南特色的传统村落。截止到2019年6月6日,赣南总共有51个村庄入选了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其中有崇义县竹洞村的畲族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也有安远老围村、龙南县关西村、全南县雅溪村等以客家特色建筑围屋为代表的传统村落;还有瑞金市武阳镇武阳村、宁都县大沽乡暘霁村、兴国县城岗乡白石村等拥有红色历史和文化的传统村落。和全国其它
学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球各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在呈现下降趋势,继而导致了全球老龄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任何年龄组。截至2019年,国家统计局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表明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为2.5亿,约占总人口数量的17.9%,无论是在比重还是增长速度上都远远超过了世界平均老龄化水平,种种迹象都表明我国正面临着严峻的社会老龄化挑战。老年人群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在社会
学位
研究目的肺癌的恶性转移和复发是临床治疗过程中经常面临的棘手难题。探索肺癌全身转移的诱因、机制对于临床上肺癌的治疗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低氧肿瘤微环境是肿瘤增殖、侵袭、转移的重要调节因素,而肿瘤新血管的生成是其中的基础。本研究旨在阐明低氧诱导线粒体中Akt2-PDK1通路调控YKL-40在肺癌侵袭性生长和血管新生中的作用,为临床上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实验方法1、比较强侵袭性肺癌细胞系
学位
研究目的探究机化性肺炎(organizing pneumonia,OP)误诊为肺癌和肺部感染的原因,以及复发的影响因素,建立OP复发预测模型,为更加合理的临床诊治提供思路。研究方法第一部分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2013年4月至2021年6月经临床-影像-病理综合诊断的38例OP患者的病历资料,探讨误诊为肺癌的原因。第二部分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09年2月至2021年3月经临床-影像-病
学位
研究背景和目的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肾病,主要表现为双侧肾脏多发囊肿形成并呈指数级增长,导致肾脏体积不断增大。ADPKD患者病情进展速度不一、个体差异较大,目前仍缺少能够准确高效地评估疾病进展风险的方法。研究表明,肾脏总体积是较好预测ADPKD患者疾病进展与预后的指标,美国梅奥医学
学位
【研究背景及目的】肝囊肿是一组病因不同的异质性疾病,其中包括散发的单纯性肝囊肿和遗传性多囊肝病(polycystic liver diseases,PLD)两种主要类型。虽然此病患者大多表现为良性病程,但也有部分患者出现与囊肿增大及随后腹部器官受压相关的症状和并发症,如腹痛、早饱、食管返流或囊内出血、感染,甚至囊肿破裂等,极少数患者会因为囊肿体积过大、数量过多造成肝功能受损,甚至肝衰竭。目前此病的
学位
研究目的:通过本研究观察可调节气管插管套件(SEEKflex)用于行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患者的应激反应以及术后气道并发症的影响,探索其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方法:我们将最终符合条件的160名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患者依据不同的插管方式随机分为2组,每组80人,试验组为引导插管组,对照组为传统塑形插管组。引导组患者采用SEEKflex引导导管行气管插管,塑形组采用传统导管管芯塑形角度后插管,两组均使用视频喉镜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