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电子数据的收集与保全制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yen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国际间的电子商务贸易也日益频繁,电子数据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当今的诉讼活动中,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诉讼证据形式。正是如此,对于电子数据相关问题的研究才逐渐受到我国理论界及司法界的重视。我国2012年《民事诉讼法》第63条新增了电子数据作为一种独立的证据类型,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电子数据在民事诉讼中的独立证据地位。但是,由于电子数据在社会大众的观念中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电子数据的收集和保全等取证程序的进行缺乏系统的法律规定等相关问题,给司法实践中电子数据的应用仍带来了诸多难题。鉴于电子数据不同于其他传统证据的特点,传统的证据收集与保全方式已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这使得对电子数据的收集和保全进行研究和立法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趋势。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电子数据研究的部分成果的基础上,试着针对电子数据自身的特点,对其应如何收集与保全等相关问题做出阐述。除了引言,本文分三部分对民事电子数据的收集与保全制度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民事电子数据的基本理论问题,为后文展开有关民事电子数据收集与保全问题的论述奠定基础。首先对各国有关民事电子数据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和评述,从我国目前的研究现状出发对民事电子数据的概念做出了界定。接着分析了电子数据不同于传统证据的特点,即电子数据具有高科技性、存在方式的无形性、表现形式的复合性以及内容易受破坏性的特征。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我国民事电子数据收集与保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文用了两部分对收集、保全分别进行阐述。在民事电子数据的收集方面,先分析了我国民事电子数据收集的立法现状,接着重点阐述了民事电子数据收集在立法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民事电子数据的保全方面,则从我国民事电子数据保全的现状考察与现实困境两部分分别进行阐述。第三部分,在对如何完善民事电子数据收集与保全制度上分别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在民事电子数据收集制度的完善方面,主要从指导原则、收集主体的范围以及收集程序的设置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在民事电子数据保全制度的完善方面,则主要从指导原则、网络公证保全方法以及保全程序的设置等三个方面分别作了阐述,其中在保全程序的设置方面,又分别从保全程序的启动、管辖、审查、实施等四个方面展开作了分析。
其他文献
通过文献查阅和专家访谈,对篮球意识的概念、要素、特点、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探讨,认为篮球意识是一种自觉的心理活动,是运动员在球场上进行感知、分析、判断、思维等心理活动的
随着信息时代、知识经济和创业经济的到来,国家竞争优势主要决定于国家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提升关键在于人才。由于现有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缺陷,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没有取
新世纪以来,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中国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彰显出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成绩斐然,但是面临的风险和困境也是前所未
介绍2008年8月14日正式生效的美国"消费品安全改善法"中会对我国印染产品产生影响的一些规定,如儿童产品中铅和6种邻苯二甲酸盐含量的限定,部分儿童产品实行强制第三方检测和
为改善棉织物热转印产品的鲜亮度,对影响鲜亮度的各项因素及其影响规律进行探索。结果表明:热转印工艺条件(温度、时间、染料浓度)会影响热转印上染率,进而影响鲜亮度;织物种
公务员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是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中坚力量。特殊的工作性质与所处环境,对他们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个性修养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很多公务员遭受心
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是启动强制医疗程序的闸口。由于我国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能力认定理论没有统一标准,导致精神病鉴定专家充当了医学裁判和法学裁判的双重角色,对精
从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的概念及特征来看,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都表现为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是故意,都是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欺骗他人,但二者之间又有着本质的区别。
奥尔多利奥波德,美国绿色文化的代表,在其遗著《沙乡年鉴》中提出了深奥的生态理念。这本书被誉为“环境保护的圣经”。本文将从生态视角阐述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文本分析的
指出农村信贷配给是一个普遍现象,介绍了信贷配给的图示解释;分析了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的现象;指出中国农村信贷配给与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并存,最后提出解决中国农村信贷配给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