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CD和TBC分析方法及典型区域污染状况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p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溴代阻燃剂作为防火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塑料、纺织品、合成纤维等工业领域。随着使用过程中所带来的越来越多的环境污染问题,几种最常用的溴代阻燃剂物质被已被斯德哥尔摩公约等国际公约所受控。这使得作为替代物的溴代阻燃剂如六溴环十二烷(HBCD)、三(2,3-二溴丙基)异氰脲酸酯(TBC)等在全球范围内的需求量和使用量日益增加。   本文以TBC和HBCD的三种异构体等新型溴代阻燃剂为研究目标,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建立了同时检测它们的样品前处理及仪器分析方法,并且用所建立的方法,对典型区域北京高碑店污水灌溉地区这两种污染物的污染状况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利用APCI-LC-MS/MS同时测定土壤和生物样品中HBCD和TBC的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对于TBC,α-HBCD,β-HBCD,和γ-HBCD的方法检测限分别达到4.3pg,0.5pg,0.4pg,0.3pg,方法回收率在81%-93%之间。在实验过程中,通过APCI-LC-MS/MS与ESI-LC-MS/MS进行的对比发现:在最优条件下,APCI模式下的这两种化合物的检测灵敏度大约是ESI模式的2-5倍。不仅如此,由于APCI电离模式下存在相当量并且比较稳定的[M-H+Cl]准分子离子,所以其在定性检测方面亦有很好的表现。我们利用所建立的方法,采集了湖南浏阳河地区某溴代阻燃剂生产工厂周围的土壤和生物样品,对其进行了这两类污染物的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的TBC,α-HBCD,β-HBCD,γ-HBCD的检出浓度分别为136.1-5884.6ng/g,9.0-1079.6ng/g,1.0-1161.7ng/g,65.4-3964.2ng/g,生物样品中的检出浓度分别为51.1-1899ng/g,21.6-1338ng/g,<LOD-10.9ng/g,1.4-101ng/g,其中TBC的结果与之前本实验室用其他方法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这表明我们所建立的同时测定环境介质中这两类物质的方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实用性。其次,对北京通州污水灌溉区土壤样品进行了分季节、空间、土壤垂直深度等系统化的样品采集,并利用上述所建立的方法对该地区土壤中TBC和HBCD的分布状况进行了研究。对该地区的土壤样品这两类污染物的研究我们发现,所采集的样品中只有TBC、α-HBCD,β-HBCD的检出率较低,而所有样品中均存在γ-HBCD。其中TBC,α-HBCD,β-HBCD,和γ-HBCD的浓度范围为<LOD-12.5ng/g,<LOD-17.5ng/g,<LOD-8.4ng/g,17.9-169.7ng/g。对比已有文献,我们发现在该地区这几类物质处于较低的污染水平。在时间尺度上,冬天土壤中的浓度略高于夏天的;而在空间尺度上,污水河直接灌溉区污染物浓度比井水灌溉区高,说明该地区土壤中TBC和HBCD可能的源来自于污水灌溉;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四种物质浓度逐渐减少,并且α-HBCD与γ-HBCD的比值越来越小,说明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可能存在着α-HBCD向γ-HBCD的转化途径。这些研究结果说明污水灌溉可能造成相应的TBC和HBCD污染。
其他文献
在无需模板剂和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以NaOH为沉淀剂,通过调变水热法中反应物浓度、pH值、水热温度和水热时间等参数实现了Ce02纳米棒、纳米立方体与纳米颗粒的可控合成;采用透射
介孔氧化硅材料由于其高比表面积和孔体积、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易进行化学修饰等特点,在催化剂载体、药物缓释、传感器、气体吸附等众多邻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制备形貌及结
学位
期刊
多金属氧酸盐(POMs)是一类通过氧原子桥连的多金属簇合物,其因结构的多样性和性质的独特性,在光、电、磁、催化等方面表现出的优异理化性能,使之得到广泛的关注,并在材料、催化、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技术由于其脉冲性、灵敏性、相干性和无损性等优点,已经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型分析检测技术,拥有很大发展潜力。目前,THz-TDS技术在物相的鉴别比如爆炸
发展了一种基于PDMS纳米金胶复合膜的生物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具制作方便,无需表面组装等优点。这种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4℃的条件下具有长达数月的储藏寿命。另外,用于检测
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及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有可能造成大量人工纳米材料进入环境介质中,纳米材料的环境效应和生态毒理评价已经引起全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研究纳米材料的环境行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