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行政判例制度的构建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q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政判例制度在我国的讨论由来以久,曾有学者主张按照英美法系国家的判例法模式照搬至我国,这种无视我国国情的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当然,也有学者注意到了判例法与制定法互补的特征,但在判例制度设计的过程中却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行政判例制度引入我国的法律体系,有着宝贵的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这不仅是人权保障原则和法制统一原则的现实需要,也是对我国实行多年行政案例指导制度成功经验的总结。将行政判例制度引入中国,不仅能够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也能够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同时还能够保证我国司法的协调统一,更大限度的保障人权。目前,我国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为行政判例制度的引进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严格的法院等级制度和审级制度也为行政判例制度的引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鉴于此,笔者拟从行政判例制度的基本理论和国外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行政判例制度的经验总结对行政判例制度进行制度设计,分析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判例制度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分析其在我国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旨在构建以制定法为主,以行政判例为辅的制度模式,同时对配套的监督机制也进行了探讨。
其他文献
学位
“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们营利作为自己唯一存在的目的,而应当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公司社会责任”这一概念自提
刑事被告人的迅速审判权可以定义为刑事被告人在一经逮捕或起诉,有权请求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规则和程序在合理的期限内进行诉讼活动的权利。作为程序基本权之一的迅速审判权可
纵观整个意识形态理论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列宁的意识形态学说乃是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在20世纪复兴的最重要标志。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列宁在继承和捍卫马克思、恩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