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践报告基于作者担任世界银行贷款甘肃文化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项目工作会议交替口译员的经历,详细描述了本次口译实践过程。重点选取了世界银行代表团成员Geoffery的发言以及甘肃省项目办发言人的讲话作为本文的案例分析对象,分析了本次口译任务当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使用的翻译策略。旨在得出提高会议交替口译质量的途径与方法。本报告主要包括引言、任务描述、译前准备、口译过程、案例分析、质量控制和评估以及翻译总结七大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交代了会议交替口译的大背景,本次口译任务的基本情况,以及报告中要涉及的研究问题。第二部分任务描述主要介绍了本次口译任务的背景以及任务要求、任务性质。第三部分着重描述了译前准备过程。从早期、中后期和临场准备三个阶段制定了翻译计划,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进行了预案,并了解了会议交替口译的特点。第四部分翻译过程主要描述了翻译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在交替口译过程中出现的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第五部分案例分析从本次口译任务中出现的不流利产出、漏译、错译的案例出发,分析了其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本部分还通过案例分析了作者在口译过程中使用的口译策略。第六部分质量控制和评估,通过对口译质量评估的定义及标准的探索,选取了三个方面作为本次口译质量控制的标准。通过客户反馈与作者的自评,对本次口译实践进一步进行了全面评估。第七部分是本文的总结部分。作者通过对上述一系列口译活动的反思与分析,得出了要提高会议交替口译质量,译员应该注重日常积累与实践、做好充分的译前准备、口译过程中抓住大意、灵活使用各种应对策略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