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标下古代诗歌启蒙教育理念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er408492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在全国试验并广泛推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必将引起教材、教育理念、教学理念、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等一系列深层次的变革。在教材中,古代诗歌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一变化表明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越来越明显的今天如何保持民族精神和风格的重要性。本文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提出在古代诗歌的启蒙教育中,通过诵读、展开想象和欣赏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最终实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新时代培养继承传统文化精华又富有开拓创新精神,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一代新人。 第一章:古典诗歌启蒙教育的人文性特征 古代诗歌的人文性即指在古代诗歌中蕴涵的丰富的能体现人的情感、态度、意志和目的、需要以及道德观念、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等内涵。古代诗歌的人文性特征具体表现在: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存关系;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忧虑中表现出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热情;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热情讴歌。 第二章:古代诗歌启蒙教育的工具性特征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即形成听说读写的语文素养。以现代对话理论为基础的古代诗歌启蒙教育重视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过程和方法”,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体现了课程改革中注重学生的经验性和情趣性。古代诗歌的启蒙教育还应是培养学生的说和写的语言表达能力,体现在其他文体的说和写中,提高词汇的凝练与含蓄,富于文采;讲究语言的音韵和谐,提高语言的音乐美;形成典雅匀称的富于民族特色的语言风格。 第三章:古代诗歌启蒙教育的方式 从语文课程标准对诗歌教育的基本方式来看,对第一学段学生诗歌启蒙教育的方式是“诵读”和“展开想象”,对第二学段学生诗歌启蒙教育的方式仍然是“诵读”,对第三、四学段学生诗歌启蒙教育的方式是“诵读”、“欣赏文学作品”(包括诗歌)。由此可见,语文课程标准对诗歌教育的基本方式是“诵读”、“展开想象”和“欣赏”。
其他文献
本文认为,以金融系统内个体间相互连接构成的网络为对象,立足于金融网络结构的稳定性分析,并以此视角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状况进行监测、预警与分析,不失为现有制度约
<正>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管理技术也随之不断进步与完善,信息技术已成为日常工作的重要手段,建设工程档案载体正处于新旧交替、迁移变革的过渡时期,档
为达到"推销商品"这一共性目的,英汉广告语言在文体形式上虽然存在着个性特点,但共性极为突出.这主要体现在词汇方面,两种语言均大量使用形容词、副词、某些动词、借用外来词
不断增长的广西广告市场需求造就了庞大的广告从业群体,他们是广西广告业的核心,推动着广西经济与文化发展。研究广西广告从业群体对广西广告业来说至关重要。本文是关于广西
中俄科技合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作者将该系统划分为政治、经济、安全和科技四个维度,每个维度下又提出不同影响要素。本文结合系统动力学中因果链的原理对各个影响要素之间的
不可再生资源的日渐减少、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的日趋凸显,我国汽车行业在设计和生产等环节面临着巨大的节能环保压力,迫于这些关乎人类生存的压力,中国政府在中国几个主要的
沅水中上游流域处于云贵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区域,也是我国西南与东南两大文化圈交汇的地带,是东西经济技术交流的孔道。自然区域的过渡性和文化圈间的交融性决定了沅
在经济全球化席卷世界的浪潮中,企业集团化发展是必经之路,而如何避免“大企业病”,建立有效的集团管控体系,确保母子公司利益的一致化和最大化,是管理理论界长期关注的一个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绩效问题成为管理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一大热点。本论文主要对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研究,探讨知识型员工的自身素质、个人价值取向、组
现阶段,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环境污染与资源消耗过度等现实性问题,而低碳经济的发展则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其在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方面发挥了巨大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