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品种籽粒淀粉和蛋白质积累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yjtgu618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4个水稻品种(雪珍珠,超低直链淀粉含量;越光,低直链淀粉含量;冈优527,中等直链淀粉含量;星丰,高直链淀粉含量)为材料,通过统一的常规栽培管理方法,研究了不同直链淀粉含量水稻品种籽粒淀粉及其蛋白质积累特性,结果表明: 1.在籽粒灌浆过程中,高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品种比低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品种叶绿素含量高,绿叶面积大,茎、鞘及叶中可溶性糖相对含量高,叶及叶鞘中可溶性糖输出量大,茎中可溶性糖持续供应时间长。 2.灌浆初期,不同品种茎、鞘及叶中可溶
其他文献
菜心(2N=20,AA)和油菜(2N=38,AACC)有AA组染色体相同,且其种间杂交有低度育性,为将油菜雄性不育基因转育到菜心上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可能。 通过蕾期授粉进行油菜与菜心的种间杂交并获得杂种F1代。再通过与菜心回交及花药培养工作,探索将油菜的不育基因转移到菜心的转育途径和方法,为杂种优势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育种材料。同时,对杂交后代几个品质性状指标测定,初步探索其种间杂种和回交后代在
学位
本研究选用了8个籼型光温敏不育系作母本,30个两系恢复系材料作父本,共配制两系杂交水稻组合74个,对两系杂交水稻籽粒千粒重遗传规律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1) 两系杂交水稻的籽粒千粒重与其父本籽粒千粒重、母本籽粒千粒重、双亲籽粒千粒重中亲值均为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308、0.3523和0.5656。(2) 两系杂交水稻杂种一代的籽粒千粒重之间、同父本不同母本杂种一代籽粒千粒重之
学位
本研究于1999年—2003年在上海、广东分别设点进行大跨度甜玉米新品种选育研究,同时进行了鲜食期籽粒品质组分测定试验。通过自交系种质改良和创新,育成超甜型稳定自交系H01和H06,配制杂交F1代(H01×H06)组合通过上海市审定并定名申甜一号。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类型玉米鲜食期籽粒发育的变化规律,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主要结果如下: 1、通过引进国外甜玉米种质进行自交分
学位
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的光温作用机制一直是二系杂交小麦研究的核心之一,其恢复性问题,也日益受到育种者的关注。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明确光温敏不育小麦的育性转换特点,并对其恢复性展开探讨。 以北京市农科院杂交小麦中心选育的小麦光温敏不育系BS20、BS210为试材,以人工气候箱定光定温试验为主,辅以田间定光试验,开展不育系育性转换特性研究。研究表明,不育系的温度敏感期和光周期敏感期是一致的,即在小麦穗分
学位
本文选用了晋旱125×(昔野×501)杂交组合的后代群体产生的较稳定的四个有代表性的特殊类型为实验材料,分别为73-1(尖叶白花)、73-2(圆叶紫花)、73-3(圆叶白花)和73-4(尖叶紫花)四个类型,通过盆栽和大田试验相结合,分别在正常供水和水分胁迫条件下测定了苗期、开花结荚期与抗旱性有关的五种生理生态指标,对双亲及四个不同类型的抗旱性差异情况用抗旱性隶属函数值(D值)进行了综合评价。另外,
学位
随看生态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干热河谷地区急需大量豆科牧草,而南方草地畜牧业系统中传统的豆科牧草白三叶和红三叶都不适宜海拔较低的干热河谷地区。近年来随着紫花苜蓿种植生态区南迁扩大,强大的根系预示其能适应干热河谷地区特殊的环境气候条件。为此,本试验于2003年6月~2004年8月,以干热河谷具有代表性的宁南县城郊农场(海拔1100m)和增建村马桑坪(海拔1400~1485m)为试验基地,以“盛世”、“游
学位
通过调查,获得了有关山东省资源与种植制度以及种植制度内部各成分之间的详实资料;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得到了如下主要结果: 1.山东省农业基本生产条件的演变 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是种植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建国以来,山东省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主要表现在: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机耕面积、农村用电量等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由于耕地面积的逐年减少和人口的急剧增加,人均耕
学位
本文以低直链淀粉的粳稻奶皇后、中等直链淀粉粳稻丰锦和高直链淀粉籼稻星丰为材料,研究了在不同光照强度(设置五种不同的光强:自然光强、遮光率为自然光强的51%、72%、85%、89%)和不同日照长度(四种不同的日长:自然日长、每天11h、10h、9h日长)的处理对水稻的产量性状和品质的影响;以杂交水稻冈优26和粳稻日本晴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长短(遮光5d、10d、15d)的遮光对水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学位
本研究选用当前生产广泛应用的6个自交系:郑58,昌7-2,黄C,178,齐319,LX9801和菏泽广泛种植的4个杂交种农大108、鲁单981、丹玉26、鲁单50为材料,对全息定域选种的增产效应,部分生长发育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如下结果: 1.增产效应研究表明:以农大108为材料,全息定域选种中部种子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比果穗混合脱粒种子增产10.0%,比上部种子增产15.4%,比下部种
学位
1 鲁棉研15号杂交种高效制种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建立健全了从亲本繁殖到制种基地建设包括杂交制种基地的组织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对各部分具体操作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和实践检验。该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在全国率先建立健全了抗虫杂交棉大规模制种技术体系与组织管理体系,实现了大面积制种田每公顷产杂交一代种超0.15万公斤,并创出小面积制种田产籽棉4974公斤/公顷,产杂交一代种2985公斤/公顷的国内高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