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福建柏和火力楠人工纯林及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福建柏火力楠碳储量的分配格局,比较分析人工纯林低密度与高密度林分的碳储量,以及不同混交林分碳储量的差异,为区域尺度森林碳储量及碳汇功能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高碳吸存的森林集约经营管理模式提供借鉴。主要结论如下:1、福建柏乔木层各器官含碳率大小顺序为树干>树根>树叶>树皮>树枝,火力楠乔木层各器官含碳率大小顺序为树叶>树根>树干>树枝>树皮。福建柏与火力楠人工纯林及其混交林中,乔木层含碳率为福建柏(50.20%)>火力楠(49.13%),植被层含碳率大小顺序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2、福建柏乔木层各器官碳储量大小顺序为树干>树根>树叶>树皮>树枝,火力楠乔木层各器官碳储量大小顺序为树干>树根>树枝>根皮>树叶。福建柏乔木层地上部分碳储量占乔木层总碳储量的82.0%,地下部分占18.0%;火力楠乔木层地上部分碳储量占乔木层总碳储量的79.6%,地下部分占20.4%。土壤层碳储量主要集中于土壤表层(0-20cm),占土壤层总碳储量的43.52%~49.05%。福建柏与火力楠人工纯林及其混交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配大小顺序为土壤层>乔木层>林下植被层。3、从福建柏和火力楠枝碳储量占乔木层总碳储量的比重上来看,火力楠高于福建柏。从福建柏和火力楠乔木层各器官碳储量分配格局上看,福建柏与火力楠枝和叶的碳储量集中在树高的2/3处。4、无论是福建柏纯林还是火力楠纯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密度低的林分总大于密度高的林分。而且生态系统中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枯落物层的碳储量也表现为同样规律。在福建柏和火力楠混交林中,乔木层的碳储量随着火力楠所占比例的增加而增加。5、比较福建柏纯林、火力楠纯林和福建柏与火力楠混交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最大的为混交林,其次是火力楠纯林,最小的为福建柏纯林。混交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为福建柏纯林的110.4%,火力楠纯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为福建柏纯林的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