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小区绿地植物造景模式的初步研究——以重庆都市区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_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园林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区绿化愈加受到重视。目前对居住区绿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造景、植物配置、植物种植结构和生态效益等方面,而对居住小区植物造景模式以及其评价体系的研究还刚刚起步。 重庆市居住小区建设面积日益增长,而小区绿化成为提升小区价值的重要环节。居住小区是城市的细胞,一个完整的居住区,除了住宅以外,还应有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工程和室外绿化等等。居住小区绿化是城市中除了道路绿地、公园绿地占空间比例最大的部分,居住小区空间绿化的水平在建立生态城市中起着直接的、重要的作用。对居住小区绿地的研究比较多,但没有对居住小区植物造景模式的研究,而且虽然很多花商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知识,但是没有见诸于书面,没有形成理论,所以本研究是近二十年来对居住小区植物造景模式的首次总结,对居住小区的植物造景进行分析、评价,希望本研究结果对改善重庆市居住小区绿地现状,创造人居相依的居住环境有所借鉴价值。 其次,重庆属于亚热带地区,对重庆市居住小区植物造景模式的研究不仅能够对重庆市的居住小区提供参考,而且具有辐射南北的作用,即植物造景模式能够为南北方居住小区的绿化提供借鉴。 本文对重庆都市区19个居住小区进行勘察,通过初步调查,从植物造景模式角度对居住小区绿地进行分类,并对不同类型绿地进行典型植物造景拍照取样。根据所得图片并结合人们对居住小区绿地植物造景的理解,提出植物造景模式的表达公式,然后列举居住区不同类型绿地的植物造景模式以及植物造景举例。利用植物造景评价体系来评价植物造景模式,并筛选出“好”的植物造景模式。为重庆市居住区的绿地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提供比较科学的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重庆市居住区绿化树种比较丰富,共有绿化植物174种,隶属71个科,其中乔木类58种,灌木类40种,草本56种,藤本和草坪植物10种,竹类10种(见附录)。 2.根据所得图片并结合人们对居住小区绿地植物造景的理解,提出植物造景模式的表达公式为:空间/建筑→植物种植形式→植物生活型→植物种类→绿化功能→绿化形式。 3.植物造景模式评价体系的建立:所用评价指标有生态适应性、功能性(生态作用、观赏作用、文化作用)、植物多样性、植物与空间/建筑、地形、种植形式的符合性。将各个指标赋以不同的分值。 4.通过对不同绿地类型植物造景模式的评价,筛选出“好”的植物造景模式(见5.3),其中有125种好的植物造景模式,79种较好的植物造景模式,6种中等的植物造景模式,47种常见的植物造景模式。59.5%是好的植物造景模式。
其他文献
“新彩色摄影”之前,尽管彩色摄影的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但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彩色只是感官的,黑白才是摄影表现应有的形式。虽有少数摄影家在探索,但并未形成规模。本文对摄
在植物中,目前已知的蛋白激酶至少有30多种,它们的作用也表现在多个方面,包括向光性、抗寒、抗病、光合作用以及细胞分裂等等,其中CDPK (calcium-dependent protein kinase)是研究的较多的一类依赖于钙离子而不依赖于钙调素的蛋白激酶。研究表明,CDPK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体内,是植物体内最大的钙离子调控蛋白激酶家族。我们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照水稻和拟南芥中已知的CD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