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促进菌(PGPB)诱导菠萝磷酸转运蛋白(Pht1)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调查及表达谱分析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dan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磷是植物必需的大量营养物质之一,作为核酸和细胞膜的基本关键成分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土壤中的大部分磷酸盐不容易被植物根系生物利用。本研究利用能将不溶性磷酸盐转化为可溶性磷酸盐的植物促生长菌(PGPB)处理菠萝植株的土壤,并对其基因型反应进行了研究。我们采用改进的 Pikovsky 方法,即利用国家植物研究所磷酸盐生长培养基(NBRIP),从3 个不同凤梨田区域采集 3份土壤样品,分离鉴定能够在体外溶解磷酸三钙的微生物。共分离到 15 个 PGPB ,并对其 16s rDNA进行测序鉴定。假单胞菌被鉴定为体外最佳磷酸盐PGPB之一。以3株凤梨植株复制的3株灭菌土壤为对照,1株灭菌土壤和1株未灭菌土壤为对照。两组对照试验与处理10天后的植株相比,pH值和总磷均有显著差异(p=0.001) ,总磷均有显著差异(p<0.001)。利用生物信息学鉴定所有可能的 Pht1基因家族成员,建立了这些基因在正常生长条件下菠萝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谱。实时定量 qPCR 提示菠萝植株中 PHT1基因家族的一些成员可能是低亲和转运体(AcoPT1, AcoPT 4, AcoPT 6, AcoPT 10) ,而另一些可能是高亲和转运体(AcoPT2, AcoPT3, AcoPT5, AcoPT7, AcoPT8, AcoPT11)。这项研究进一步证实了 AcoPT4,一种表现出非常独特特性的基因,定位于高尔基体。本研究表明这个基因可能参与了整个植株磷酸盐的转运。这项工作为进一步分析菠萝磷酸盐基因家族的功能提供了一些有用的线索,可能有助于提高菠萝的磷酸盐吸收效率。
其他文献
文天祥(1236-1282),字履善,号文山道人。祖籍四川成都,生于吉州庐陵富川(即今江西省吉安县富田乡文家村)。21岁即高中,被宋理宗擢为第一,乃丙辰榜状元。历任宁海军节度判官、江西提刑、知赣州等地方官职,以及秘书省校书郎、礼部郎官、刑部郎官等职,后累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文天祥,作为南宋末期的状元宰相,既能称得上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又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  而且文
学位
巫文化在古代是一种全球现象,中国也曾相当盛行。巫巴山地是中国巫文化的重要源泉之一,对此不仅有远古文化典籍的记臷,有远古发掘的有力证据,有历史时期的材料证明,还有不少流传至今、可以捕捉的典型案例。巫巴山地的巫文化之所以得以较早产生、迅速成长且在当时发挥重大影响,其重要原因在于盐的存在。正由于巫师阶级掌握了巫巴山地的盐业资源,他们才有了聚众建国的底气。本文的研究正是围绕着巫巴山地的“巫盐”文化进行的,
学位
本文选取梁代社会控制方式为研究对象,力图以南朝社会变革为大背景,从梁代统治政治角度出发,研究梁朝社会控制方式的横、纵向交叉变革,并探讨梁代国家权力与基层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期深化对梁代社会历史的认识。梁代统治中,最具代表时期的当属梁武帝之治。萧衍在位长达四十八年,在梁朝五十五年的统治期间,梁武帝统治时期无疑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以前代统治为警戒和借鉴,梁朝社会的转型不仅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
学位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儒学发展史上,宋明理学是一个非常重要时期,此间大家辈出,星光灿烂。其中朱子学尤为重要,朱子学在中国思想史中的地位不用多言,凡读书识字者皆知。学习和研究朱子学的专家和学者甚多,关于朱子学的论著与论文也甚多;朱子学的深入阐释和广泛传播,是凝结了许多后学者的心血和智慧,但是对朱子门人及其思想研究却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对于做好朱子门人及其思想的研究,有助于推动朱子学思想理论体系的研究,有
学位
社会控制体系是通过社会的组织、制度、文化等控制手段,及社会控制的决策、实施、监控和反馈等过程的系统运转来实现的。社会控制的功能在于维系社会的稳定与秩序,由此达到社会的治理。社会控制手段种类很多、分类不一,主要包括社会组织、政治、文化三类控制方法,而每一类中又包含许多具体的工具性手段。  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运用社会控制的方法来分析李覯对北宋中期社会问题的认识,以及解决的措施。本文介绍了北宋经济、文
学位
宋朝在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实行羁縻统治,设置羁縻州县峒,任命各民族大小首领为官,并世袭其职。为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北宋对川西少数民族实行“因俗而治”,在生活习惯和法律上都给予一定的照顾。在处理民族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时,宋朝统治者也都倾向于采取调和与抚慰的办法安定夷人。边地众多民族杂居,情况要比汉地复杂,这就对地方官员的综合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要熟悉当地的风土民情,精明能干有远见卓识等。艰苦而复杂的环境
学位
知行合一,将理学思想付诸实践,主张学术与政事并举,是宋代士大夫尤其是道学中人表现出来的较为突出的时代风格。黄榦是宋代朱子后学典型代表,士大夫生活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其选择道学作为终身追求,原因较多,但最主要的还是由于黄榦所处的时代背景和际遇决定的。宋代道学的兴盛,其代表性大儒所在的地方社会更成了道学传播的重要地域,朱熹所在福建便以朱子学传播为主。在福建,因地域优势,士人大驰心于朱子学,黄榦便也是在这
学位
翼手目动物,俗称蝙蝠,是唯一具备真正飞行能力的哺乳动物类群。蝙蝠的数量庞大,是哺乳动物中仅次于啮齿目的第二大类群。此外,蝙蝠的食性分化显著,包括食虫、食果、食蜜、食肉、食鱼、吸血、杂食等食性。伴随着食性的分化,蝙蝠在化学感知和消化系统等方面产生了许多适应性的特征。本文通过研究三种食性相关的基因 (苦味受体基因、甜味受体基因和海藻糖酶基因)在蝙蝠中的分子进化历史,试图揭示蝙蝠食性适应的分子进化机制。
学位
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strand breaks, DSBs)是机体内最严重的DNA损伤类型之一。如果双链断裂不能及时修复,则有可能导致DNA片段缺失、插入,染色体重排和易位,造成基因组不稳定,最终诱使细胞发生癌变或死亡。双链断裂修复的机制在进化上比较保守,无论是在酵母还是高等真核生物中,细胞主要通过非同源末端连接( 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 NHEJ
学位
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strand breaks, DSBs)是细胞最具毒性的DNA损伤类型之一。DNA 双链断裂主要通过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和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两条途径进行修复。同源重组修复需要一段同源序列作为模板引导损伤序列修复,产生的修复产物是相对精准。同源重组缺陷与很多疾病密切相关,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