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兴起,学术界对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旅游活动影响进行了很多研究,主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层面展开,强化积极影响、弱化消极影响对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尤为重要。对旅游影响的研究案例多集中在城市、少数民族聚落、景区等单一文化背景的区域,而对居住在城市中心的少数民族集聚区的研究案例较为匮乏。因此,对城市少数民族社区居民旅游影响认知研究,理论上对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参与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实践上对民族社区旅游业发展具有一定应用实践价值。本文在分析梳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刺激理论为理论支撑,对西安市回坊社区居民进行研究,了解居民旅游影响认知现状,并据此对回坊区提出针对性建议,为社区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所示:(1)分析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掌握国内外旅游影响研究的理论和案例进展及不足,提出本文可供参考的理论基础;并根据文献梳理结果,提出旅游影响的相关问题,据此科学设计调查问卷。(2)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回坊社区居民进行深入调查,获取居民旅游影响认知的第一手资料。运用统计学数据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主要包括描述分析、因子分析、方差分析、聚类分析等。(3)根据数据处理结果,提出关于西安回坊旅游业后续发展的相关建议,主要从社区旅游业发展理念、社区环境、居民态度的转变、政府监管、服务意识培训提升等方面展开。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经过文献梳理,科学设计了回坊旅游区居民旅游影响认知的指标体系,主要分为三大块:旅游影响认知问题项目、居民参与意识和态度项目、居民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等。其中旅游影响问题项目包括四个方面的问题:旅游经济影响、旅游环境影响、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旅游者行为影响等。(2)从居民的样本描述性分析得知,少数民族社区居民对发展旅游业总体上持支持态度,且商户比普通居民的支持态度强烈;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层面研究,居民对各积极影响因子的认知度明显高于消极影响因子。(3)从样本因子分析的结果可知,回坊居民旅游影响认知因子可分为五大类:旅游经济影响因子、旅游环境影响因子、旅游社会文化影响因子、对发展旅游业态度影响因子、旅游者行为影响因子等。(4)从居民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对样本旅游影响认知存在差异角度来看,居住时间和家庭年收入对居民旅游影响认知显著性差异影响最大,年龄和与旅游关系密切程度次之,性别和文化程度影响最弱。(5)根据聚类分析,将居民划分为高度理性支持者、近中立型支持者、矛盾理性支持者和利益相关支持者四种类型,其中高度理性者居主体地位。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科学设计旅游目的地居民旅游影响认知评价体系。借鉴国内外居民旅游影响认知研究成果,设计旅游目的地居民旅游影响认知因素量表,量表包括居民人口学特征、居民旅游影响因子、居民对发展旅游业的态度。根据回坊入境游客较多的特点,专门设计回坊居民对语言的掌握程度,了解其参与旅游活动的积极性。(2)以城市少数民族社区为案例,进一步拓宽研究视角。城市中心的少数民族社区居民其本身带有独特的文化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核心吸引力。本文以城市中的少数民族社区为研究对象,为旅游目的地居民旅游影响认知的研究增添新的角度,关注城市中的文化孤岛,使社区在发展旅游活动的过程中仍能保留民族特色,实现社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鉴于研究所依托的第一手数据在调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及作者的研究能力、精力、经费等限制性因素的存在,及调查地点的时序跟踪问题,本文的研究还需进一步的深入,这些都作为未来研究的主要工作。